临汾新闻网讯“你们在病房里不停地奔波,用专业和细心化解病人的痛苦,让我们家属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你们周到体贴,像家人一样。你们心有大爱,像天使下凡……”
几天前,市人民医院患者服务办公室收到了两封手写的感谢信,写信人分别为神经内科和全科医学科的患者及家属。笔墨虽浅,情意却浓,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对医院优质服务的赞扬。这是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温暖了彼此,点亮了爱与希望。
危难见真情
“大夫,怎么办啊?我妹妹的病情会不会继续恶化,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清醒?”7月28日晚,一名急诊患者因出现发热抽搐、意识模糊、小便失禁等症状,从周边县医院转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患者家属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内心的担忧与恐惧达到了顶点。
那个夜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主管医师孙艳花及值班护士白敏、张庆良多次巡视病房、观察病情,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及家属温暖与关怀。通过仔细地查体和问诊,主任医师李江华和团队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讨论,精心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多次作出调整和完善。护士长李瑞和护士们也时刻关注患者需求,精心精细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家属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医护人员却依然绷紧神经、严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患者病情出现波动,孙艳花总是第一时间飞奔而去,快速有效处置“险情”。虽然患者住在距离护理站最远的一间病房,但每每接到家属的呼叫后,责任护士杜敏、吴珊、吴青青、王浩宇等总是一路快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护理难题。
医护人员付出的点点滴滴,都被患者和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把感动倾注于笔端,化作一封长达四页的感谢信,在信中饱含深情地写道:“住院的十多天里,我们亲眼目睹了神经内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她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超乎常人,却始终用耐心、细心化解病人的痛苦。她们是患者的亲人、健康的使者、生命的卫士。”
妙手除顽疾
半个月前,77岁的刘姓老人又犯了心慌乏力、间断头晕的老毛病,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后,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老人原以为,这次和以往一样,大概率查不出真正病因。没想到,主任医师孙亚莉迎难而上,细致入微地逐一排查,最终揪出了“元凶”。
老人入院后,孙亚莉和主管医生杨敏多次来查房,详细询问和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等,从有限的线索里去伪存真、抽丝剥茧,一步步找到真相、明确诊断。原来,老人的女儿患有甲状腺疾病,当她发现母亲出现类似病症时,便自行给母亲服用了相同的治疗药物,由不合理用药导致“怪病”久治难愈。
经过精准诊断、对症治疗,老人很快摆脱顽疾、康复出院。“5年来,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医生,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孙主任、杨医生这么细心、这么负责的好医生。”老人真情流露,亲笔写下对她们的感激,“你们心有大爱医术高,细心询病暖我心,精准治疗令人服,一剂药方病痛除。多谢了,多谢了!”
同时,个子高、技术更高的医护高亭亭也给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长期住院输液,血管位置不好找,她总能‘一针到位’,而且说话柔声细语、脸上满是笑容。只要她一出现,病房就充满欢声笑语。”老人在信中盛赞高亭亭,“心美人更美,像家人一样,像天使下凡。”
仁心筑大爱
这两封手写的感谢信,一笔一划都是爱,字字句句都是情,让医护人员们备受感动、倍感温暖。
在李瑞看来,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肢体偏瘫、不能自理,她们理应付出更多的爱心与细心、汗水与努力,给予患者更好的照护,给予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这就是她们的职责所在。
“在平凡的工作中,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李江华感慨道,“患者感谢我们,我们也在感谢患者。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和家属,都是同一战线的战友,有着共同的目标——击退病魔。只要我们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孙亚莉同样感到惊喜与感动。她说:“全科医学科收治的多为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封感谢信不仅传递了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激励着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前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病痛。”
两封感谢信,不仅承载着患者和家属满满的感激之情,更是医患之间理解与信任的真切表达。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用真心、细心、耐心换来了患者的安心、放心和暖心,用专业的技能、优质的服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与赞誉。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