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市一位献血者外出求医,因疾病治疗急需用血,却遇上血液库存不足,需等待延迟用血。临汾市中心血站排除万难,三天之内两次施以援手,一袋袋“救命血”从临汾“飞抵”太原,跨越260公里完成爱心传递,在最冷的时节送上最暖的爱,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我正在太原一家医院接受治疗、急需输血,可以帮帮我吗?”12月17日,市中心血站体采科工作人员接到了朱先生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
朱先生是一名固定献血者,多年来坚持在我市采血点捐献全血,累计捐献9次3600毫升。近日他因突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旧疾复发、失血严重,急需输注两个单位的O型红细胞悬液,但当地O型血液库存尤为紧缺。危急关头,朱先生决定向市中心血站求助,希望能解燃眉之急。
生命高于一切!体采科工作人员立即向发血科反映此事,发血科主任汤荣当即联系省血液中心,积极协调解决用血难题,为朱先生紧急调度了一袋(2个单位)O型红细胞悬液。很快,这袋血液被输入朱先生体内,失血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血色素指标从6克上升到8克。
由于朱先生病情较为复杂,新病旧疾一同发作,体内失血速度远大于造血速度。所在医院科室经过综合评估认为,朱先生的心血管问题不能再等了,但术前需尽快输血以纠正贫血,达到手术指征后才能推进下一步治疗,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12月19日一大早,他第二次向市中心血站发起求助,发血科当即上报站领导。
“不论有多难,绝不能让献血者寒心。”根据《山西省血液应急保障协议》,市中心血站站长郭海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与省血液中心取得联系,积极协调调血事宜。虽然我市近段时间的血液库存也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但血站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为朱先生紧急调配了3袋(6个单位)O型红细胞悬液,同时多预备了2袋(4个单位)O型红细胞悬液。
血站工作人员苏文龙临危受命,背上承载希望的血液运输箱,乘坐时间最近的一趟高铁列车赶往太原,将5袋“救命血”及时、安全、妥当地送达省血液中心,由中心安排发血、配送事宜。苏文龙带着血站领导的嘱托,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探望朱先生,并当面告诉他:“放心吧,血液已经送到了!”
12月21日,血站发血科工作人员冯澜澜又一次致电朱先生,关切地询问其身体恢复情况、手术安排时间等,从而了解到朱先生经过及时输血,失血情况大为改善,血色素指标已经达到10克以上,身体各方面情况趋于稳定,近几日即可接受手术治疗。
“作为一名献血者,我深知每到冬季就会出现用血紧张,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临汾市中心血站求助。没想到,血站领导高度重视,连续两次为我解决难题,让我充分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心关爱。”朱先生深受感动地说,“这几袋血真的是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救了我。非常感谢血站领导和工作人员,我做完手术出了院,一定要去血站当面道谢。”
短短几分钟的通话,朱先生连续说了多个“谢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曾经,他为了救助生命奉献热血;如今,他的体内也流淌着其他献血者的爱心血液。朱先生不由感叹:“参与献血的小小举动,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福报,让我切身体会到无偿献血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互助共济行为。”
“我们收到紧急求助后,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调配血液,确保朱先生及时、有效、安全地输注血液。”郭海艳说,“保障供血、护佑生命是市中心血站的职责与使命,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采供血工作,全力保障我市临床用血充足安全。也希望更多的爱心团体、爱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从临汾到太原,260公里的距离挡不住爱心的传递,5袋(10个单位)O型红细胞悬液在关键时刻点亮生命的希望,让在外求医的朱先生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彰显了市中心血站的责任与担当,充分体现了临汾这座大爱之城的大爱精神。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