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哇!这个年馍好漂亮,妈妈我要在这里拍照。”……春节日益临近,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小广场上矗立的两座直径3.5米、高5米的“年馍山”,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参观留影。“年馍山”的制作者,由霍州农商行金融支持的霍山年馍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山年馍公司)负责人李巍巍激动地说:“这不仅是我们公司2022年完美收官的象征,也是打响2023年新发展的第一炮!”
情牵儿时记忆 发展传统产业
这两座“年馍山”从接单到制作完成耗时半个月,用了8000余个形态各异的年馍。为了能做到寓意深远、外形别致,李巍巍的团队提前进行了精心设计,力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霍山年馍公司位于霍州市李曹镇范村,成立于2019年,自筹资金加上从当时的霍州联社李曹信用社获得的15万元贷款支持,使公司顺利开业。
“我是李曹镇范村人,记忆中有一句俗语‘有花馍就有喜事,有喜事就有花馍’。霍州花馍不仅寓意好,而且外形富有艺术性。霍州年馍好吃,但之前大多都是小作坊生产,缺乏上规模的企业。这些年,我一直想让我们霍州的花馍走出霍州、走向全国,让家乡的品牌叫得更响亮。”李巍巍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就请到了李曹镇当地传统的年馍制作人加盟,并成立了工作室,在技术上既尊重传统工艺,又加入了创新元素。
传统创新融合 年馍展现新貌
李巍巍介绍,相比传统的老办法蒸馍,霍山年馍公司年馍蒸制过程采用200摄氏度新型高温灭菌技术,让年馍的常温保质期从3天提升到60天,冷冻保质期从一周提升到3个月,既保证老味道的口感,又解决了保存难题。“在成立公司半年后,我们的产品就获得专家认可,顺利获批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注册了‘霍家人’商标。”李巍巍说,霍山年馍公司的产品分为年馍、花馍和羊羔馍三种,使得年馍不仅能作为美味的主食,而且可以用于结婚寿宴等重要庆典。
2021年霍山年馍公司制作的“五福临门”花馍被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评为“晋味非遗民间艺术美食”,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荣获金奖,公司创新工作室也被霍州市总工会授予“李巍巍传统艺术大师创新工作室”,还被评为省级有机旱作最高品牌奖。为了达到年馍标准化生产,公司对于面团的重量、条纹的长度,制定了统一的标准。
产品展示区内既有传统的步步登高、如意枣花、财源钱串、健康走兔、年年有鱼、五福盘寿等造型,也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醒狮、老虎等造型的卡通馍,在传统年馍生产的基础上,李巍巍和他的团队生产出集传统与现代、营养与艺术于一体的新产品。年馍在各种宴会上供不应求,花馍也成了一线城市人们喜爱的产品,被做成礼盒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创造就业岗位 带动农民增收
“以前我从来不敢想,咱这手艺能赚钱。”正在车间内忙碌的郭爱莲笑着说,曾经她以务农为主,如今已经成为霍山年馍“李巍巍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运营负责人,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年馍工成梅梅把面团搓成一个个均匀的细条,把细条两端往里一卷,做出一个祥云图案,空隙里点上两颗枣,“如意枣花馍”就成型了。作为年馍日产“冠军”,成梅梅每天可以揉制150盘左右的年馍,这样的好成绩可以让她每天挣到200元左右。“公司平时可解决30余人就业,到了年底高峰期可解决200余人就业,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一条增收的途径。”李巍巍介绍,从事年馍生产既是对这项非遗文化起到了保护、传承、弘扬和利用的作用,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021年,为了助力公司发展,霍州农商行李曹支行将授信额度增加到50万元,2022年增加到290万元,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区域代理等营销模式,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年产值由原来的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00万元。”李巍巍表示,2022年霍州市被中国粮食协会授予“中国年馍之乡”的荣誉,霍山年馍公司的产品同时被评为金奖,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激励着他,未来公司还要充分利用好5600多平方米的场地,增加车间、冷库等硬件设施建设。
李巍巍说,在霍州人灵巧双手的揉捏下,麦香阵阵、形象生动的年馍不仅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也把寓意美好的春节祝福送往千家万户。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