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磨难顽强绽放

 ——安泽县冀氏中学教师杨生梅的故事

2015-04-08 08:23: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面临父母去世、弟弟患有抑郁症,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时,在安泽县翼氏中学任教的杨生梅以自己的坚韧,撑起不幸家庭的重担,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赢得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赞誉。
    1994年,杨生梅走进安泽县冀氏中学成为一名代教老师,每月60元的微薄收入并没有动摇她热爱教育事业的信仰。那时候,杨生梅每周从家到学校往返都是骑自行车,坑坑洼洼的土路十分难走,一路上骑骑走走,一趟下来往往需要两个小时,但她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在学校,杨生梅自己生火做饭,尽可能节省钱来贴补家用。直到2000年,杨生梅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生活才有了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如果说1996年姐姐因病去世是对杨生梅的一次打击,那么2004年对她来说就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弟弟诊治为抑郁症,并且母亲和父亲在这一年相继去世。
    一个完整的家轰然倾倒。照顾患病弟弟的重担完全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弟弟每次发病时,总是在家摔碗摔盆砸东西,有时候往邻居家扔垃圾,甚至扔砖块、瓶子,严重的时候还会把周围的电线、电话线剪断,搅得四邻不安。每次遇到这种事情,杨生梅都必须及时从学校赶回来,尽量劝阻弟弟,并向左邻右舍赔礼道歉,努力缓和邻里间的关系。
    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杨生梅的工作,她在冀氏中学先后担任过思想品德、语文、劳动技术、地理、英语、地方课程等多门课程的教师。每次在学校领导分配教学任务时,她都能欣然接受,并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杨生梅担任思想品德教师期间,在教材不断变更、学情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她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选取新的、实用的教学方法,圆满地完成了一个一个教学任务。她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生动形象而幽默的语言,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们不仅学得好,而且学得快,同时也带来了骄人的成绩。
    在1999年中考中,冀氏中学思想品德以均分81.2居全县第二。2000年期末统考中,杨生梅所带班级的成绩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
    2001年由于人员调动,学校缺少英语教师,校领导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杨生梅个人的教学能力,安排她兼任英语教师。为了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每天坚持阅读大量教学资料,到学生中做好学情调查,然后确立每节课的教法与学法,并根据教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确立教学重难点。考虑到英语学习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句型、固定用法,甚至要背诵大量的课文,而初中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为了保证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也为了给每一个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她每接一届学生,都严把单词、句型、固定用法、课文的默写和背诵关。班里有很多学困生,学习英语十分吃力,在默写单词时总是过不了关,每到这个时候,她总是积极鼓励,并想出一些记单词的好方法帮助他们,和他们一起记单词。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她给成绩很差的学生设定“小目标”,一次记5个,完成之后再记5个,如此坚持下去,个个击破。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师的一个问题。杨生梅从事多年英语教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一直在探索解决。为了使学生主动写作文,她有意识地根据每单元的教学主题,给学生布置话题作文,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交回作文后,她坚持面批,给每一位学生指出错误,讲清原因,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她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及时收集起来,打印成册,先后印制出5期《冀氏中学学生英语优秀作文汇编》,在学校内部和兄弟学校广泛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杨生梅,人如其名。命运以一次次磨难让她感受到揪心的疼痛,而她却挺起瘦弱的身板如梅花一样,在生命的寒冬中顽强绽放,用关爱牵起弟弟的手,用数年如一日的付出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