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王小庚)今年以来,安泽县突出“大气、水体、城乡清洁、生态治理、交通秩序”五大提升工程工作重点,在“治理”上下功夫,在“提升”上做文章,推动“环境提升年”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在大气质量提升工程方面,投资180万元,安装了包括PM2.5在内的六项空气质量指标自动监测系统;按照“城市用天然气、农村用沼气”的思路,建设户用沼气池6400余个,新增天然气管网5300米,气化率达80%。投资40余万元,将太岳、永鑫等11个点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委托运营;对全县燃煤锅炉进行了摸底排查,下发限期治理方案。在水体质量提升工程方面,分5个断面对沁河水质监察监测,沁河水出境断面保持在三类水质,在安泽境内没有污染;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完善了标识、标牌;扎实开展矿井水治理,4座煤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入试运行;投资600余万元,对太岳焦化污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污水回用效率达100%。在城乡清洁提升方面,投资85万元,发放垃圾箱4781个、垃圾运输车22辆、人工保洁车67辆,修建垃圾池356个,配备保洁员150人,清扫面积2万余平方米,创建省级标准乡村33个。在生态治理方面,实施了220公里乡村通道绿化、33420平方米的城区景点绿化,植树造林3.74万亩。在交通秩序提升方面,在国省道和运煤主干道设置固定测速设备5套,在县城区设置交通隔离带1100米,新划交通标志16块、标线5公里、停车位200个;出动警力4000余人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168起,行政拘留3人。
为了进一步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他们成立了全县“环境提升年”活动领导组,制订了活动方案,明确了“五大提升工程”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将各项工作整治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各牵头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专项整治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做到了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建立实施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落实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联合行动,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特别是针对各项整治工作推进不快、在全市排位靠后的不利形势,他们高度重视,自我加压,认真盘点工作得失,并于8月8日又召开了推进会,对“环境提升年”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
多措并举整治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源头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气污染、城区燃煤污染和建筑扬尘污染三个方面。在工业废气污染整治上,重点抓牢永鑫、太岳两焦化企业的污染源监管,完善企业减排监控系统,两企业在线监测有效传输率达75%,企业自行监测公布率达到80%;太岳焦化企业完成了煤气脱硫系统提标升级改造,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在煤烟污染整治上,在农村,加快推广普及沼气池建设,今年,新建户用沼气池40座,5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2座,100立方米沼气池10座;在县城,加快天然气入户、集中连片供热、供气工程建设,集中开展燃煤炉灶气化改造,力争到今年年底县城区集中供气、供热达到6000户,城区气化率达到90%,改造燃煤锅炉5户,达到50%。在城市扬尘污染整治上,严格配套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硬件设施建设,所有工地全部制作了环保安全告示牌,设置了围墙或围挡,对裸漏的土堆、沙堆进行了绿网覆盖,对施工渣土、混凝土实行了封闭式作业。同时,与交警部门联合,从严查处施工运输车辆抛洒问题,先后查扣抛洒运输车辆8辆。
深入推进水污染专项整治。在沁河综合治理上,突出抓牢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坚持每月“一排查、一报告”制度,确保正常运行。目前,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到2300立方米,出口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针对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不广、排污不畅等问题,制订了改造方案,年内可完成改造任务。在工业水污染防治上,目前已对全县四座煤矿的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安鑫煤业完成生活污水送至黄泥灌浆排污管线改造工作;对两焦化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水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太岳焦化加快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改造工程,预计10月底完成。在饮用水源地保护上,完成了全县城镇集中式饮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并对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彻底清理了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设施。对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识标志进行了全面排查,完善标识标志40块;在农村水环境保护上,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果,继续实施“水源清洁”工程,动员各乡镇对辖区内的河道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养殖户建设完善沼气池、储粪池、堆粪场等污染防治设施,提高了污粪资源化利用水平。
多管齐下整治城乡污染。在农村,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活动,按比例保障资金到位,全面配备乡村保洁队伍和设施设备,对乡村街巷、公共场所、周边道路等实行定时清扫、及时保洁,极大地提高保洁质量;由各乡镇负责,村委牵头、全民参与,对各村影响村容村貌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集中开展了农村柴堆、煤堆、粪堆、料堆“四堆”清理整治工作,同时对残垣断壁进行了修补遮挡和拆除,全县农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县城,严格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工资”责任制、全天候保洁制、量化考核制,对全县各街道、各路段、各集贸市场进行全天候保洁,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特别是围绕建筑垃圾随意乱倒问题,启动实施了建筑垃圾场工程,该工程占地2.5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400万元,选址在县城北部的高壁村,目前已完成前期手续,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9月份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与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共同使用,实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处置。
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围绕建设“生态安泽”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为目标,投资124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3.74万亩。重点实施的月亮湾公园对面山系亮化、县城绿化改造、荀子文化园文化内涵充实提升等工程,营造了大水大绿、宜居宜游的县城景观;重点实施的村通道绿化工程,栽植树木26万株,绿化镇村通道18条,全县乡镇到村绿化长度达到98.97公里,打造了一条条乡村绿色长廊。同时强化林木管护,规范木材采伐审批程序和流程,重点开展了“护林攻坚”和“绿剑一号”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私挖乱运、盗挖树木等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严格规范交通秩序。他们采取的有效措施:一是把80%的警力压到路面,把装备投入到一线,加大对309国道、326省道和唐公路的管控力度。二是启动了两个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和一个临时执勤点,对七座以上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生乘坐车辆等重点车辆逢车检查登记,有效处置了近期8起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倾翻泄露事件。三是对管辖范围内的交通设施、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不符合国标的立即整改,并根据通行需要及时增设、调换了的道路交通信号,增设了醒目行车、停车位标志,确保了车辆规范有序行驶停放。四是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县境内山区公路、旅游景区公路、急弯陡坡、隧道、涵洞、桥梁等路段进行了重点检查,完善了标志标牌,整改了道路隐患,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五是严查了涉牌涉证、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驾、拼装车、报废车、改装车、乱停乱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了货运车辆抛洒、不加盖篷布和机动车随意抛物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了污染道路和环境交通违法行为,规范了交通秩序。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安泽公路管理段紧抓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