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司法局:服务群众零距离 解决问题一对一

2014-08-13 08:2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村一警”联系走访活动是安泽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安泽县司法局注重工作实际,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一村一警”活动扎实推进。

工作要求严,做到“六有”。全局33名司法干警包联两个社区(月亮湾社区、城墙岭社区)、18个行政村,严格达到“六有”工作要求,即干警有日志,干警每月至少深入实地联系走访2次,进行详细记录,确保走访到位;联系点有公示牌,将联系走访干警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向所联系村(社区)群众公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单位有台账,对干警联系时间、走访对象、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处理纠纷等进行登记;活动有简报,将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归纳提炼,形成简报,及时报送县委政法委,截至目前,报送信息、简报、图片32件;活动有评价,邀请村(居)民对联系走访干警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干警真联系、真走访,真正解决问题;台账有汇总,基层股对干警的活动台账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将原件报送县委政法委,同时将复印件汇总并装订归档。切实把“一村一警”联系走访活动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入村形式活,做到“两进”。针对交通不便、包联村分散和突发事件等实际情况,采取“集中进点”和“个人主动进点”两种形式相结合。为了方便干警进村开展联系活动,由县局统一安排、派车,将良马乡各包村干警送到良马乡,干警们再进包联村按照每月两次入村要求开展具体走访活动。针对具体情况,个人主动进点,干警发现包联村(社区)有“五小”问题、突发情况或应包联村(社区)人员邀请,包联村(社区)干警主动进联系点开展工作。月亮湾社区主任向县局包联干警反映,该辖区有一因赡养老人问题儿女们产生矛盾情况,社区没能调解成功,请求包联干警协调。包联社区干警接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社区,认真了解了矛盾纠纷产生情况后,对当事人讲明相关法律、法规,又做了耐心的沟通、劝解,最终,圆满、妥善地调解了此次纠纷。

服务渠道广,做到“五访”。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重点做到“五访”:一访党员干部、劳动模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二访上访老户、案件当事人,了解他们的诉求,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三访社区矫正、刑释解教等重点人群,及时发现不稳定苗头隐患;四访困难人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五访留守人员、流动人口,帮助维护合法权益。目前共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走访人次数269人次,走访户数240余户,征集社情民情56条,排查矛盾隐患162次。通过“五访”,听取了民生民意、排解了民忧民难、推动了工作落实、促进了社会和谐。

解决问题实,抓好“五小”。一要用心倾听“小诉求”,了解群众意愿,解决群众诉求,增进警民感情;二要协调处理“小案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努力让老百姓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三要妥善处理“小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小纠纷”酿成“大矛盾”;四要注重整改“小隐患”,防止小隐患引发大事故;五要主动实施“小帮扶”,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良马乡良马村村民刘某与许某是前后邻居,因下大雨排水不畅问题产生矛盾,包村干警知道情况后,立即赶赴到良马村,展开实地调查、走访、详细了解情况,通过对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做工作,最终使双方互让互谅、和谐相处。通过解决“五小”,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使“一村一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26件,提供法律服务180次,帮扶群众困难10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起。

通过严格要求,广泛开展,扎实工作,安泽县司法局进一步密切了警民鱼水情,树立了司法行政干警良好的公众形象。

通讯员 宋国辉 吴红霞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