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三多乡特色产业拓宽富民路

2015-04-23 09:36:07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侯耀强)近年来,大宁县三多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林果富民”的战略目标,立足乡情,坚持特色产业富民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实施“垣面苹果,沿川大棚”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新路子。
    在蔬菜大棚产业中,三多乡共在沿川发展设施蔬菜200亩,主要种植早熟甜瓜和蔬菜等,蔬菜大棚基地瓜菜总产量达到了100万公斤,产值250万元,亩均收入突破1500元。地处义亭河岸畔的川庄村共有128户400口人,全村有大棚蔬菜50座,为了解决菜农的技术难题,三多乡从山东寿光聘请来一名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传授技术,并协调县水利局给大棚基地铺设了灌溉管网,县农委给村里送去了有机肥等,解决了菜农的燃眉之急。今年全村蔬菜总收入40多万元,村民贺福平一家3口人种了5亩大棚,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
    在苹果产业中,针对苹果产业发展初期没有效益,三多乡经过多方考察后,提出了发展万亩林下经济的发展思路,从山东寿光引进见效快、上市早的小拱棚西瓜,组织广大群众大面积栽植。同时,他们还与太原的青玉油脂有限公司签订了5000亩的大豆种植订单,长治的振中药业集团和大宁县的辰康公司分别签订了药材和谷子的种植协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解决群众果园林下经济种植的后顾之忧,促进果园健康发展。
    苹果产业初见成效后,三多乡立足当地优势,在全乡15个垣面村委发展优质苹果基地,经过两年的努力,全乡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今年秋季新增苹果7000亩,基本实现宜栽地全覆盖的目标。其中苹果树发展最快的东堡村现已发展新果园2000余亩,该村原有的80亩挂果树,今年收入将达100万元。东堡村村民闫立冬家只有2亩苹果园,由于管理到位,苹果个儿大、色泽鲜艳、又甜又脆,吉县的苹果商人早早就和他签订了销售合同,每斤卖到3.7元的好价钱,总收入近6万元。他高兴地说:“近几年我家的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多亏了县、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乡政府聘请的技术员常年在地里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今年又把水管铺到地里,再也不用愁天旱难坐果的问题了。”开门纳谏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立竿见影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特色产业发展中,三多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通过切实改善农村基础实施,全力发展主导产业,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改变了群众生活现状,引导他们逐步转变观念,摆脱贫困,奔向富裕之路。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