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建设”推进汾西健康发展

2015-04-22 18:17:58 来源:

    汾西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汾西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汾西、富强汾西、美丽汾西”的发展目标,并将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三管齐下,相互促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点,勾画出新汾西的发展蓝图。

    转作风 保稳定 创和谐
    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工程。该县从转变作风入手,要求县级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个月,住村不少于7天,县级领导主动深入包联部门和乡镇区指导工作,由过去部门单位请示变为领导干部主动到单位、到企业、到重点工程一线开展工作。今年他们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46个,累计开展专题调研112次,走访慰问困难户116户,化解矛盾纠纷32起。
    安全才能发展,稳定压倒一切。今年以来,该县持续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县城主干街道和重要部位安装了169套视频监控设备,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和老干部巡逻队,平安汾西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属地管理、领导负责、管控有力、事要解决”的原则,认真落实县四套班子周二周四信访接待、包联化解信访案件等制度,今年群众来信来访批数和人数分别下降12.3%和14.1%。
    同时,该县全力开展“服务群众年”活动,确定实施了10件利民为民实事。筹资1.1亿元用于社会保障事业。今年启动实施了县城大型集中供热工程。投资540万元,营造生态林1.7万亩,管护天然林57万亩,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汾西的发展成果。

    抓项目 建园区 促发展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汾西县按照抓项目就是抓民生的思路,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分管县长配合、责任单位实施、项目法人负责”的推进机制,出台了《汾西县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汾西县争资立项奖励办法》等制度,积极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目前,年初确定实施的41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投资1.2亿元的山西今典矿业石膏矿石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铝系产业、酸铁联产、高端铝质耐火材料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特色农业方面,该县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实行“一长一园”,建成4个县级农业示范区、40个“一长一园”示范园和40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涌现出洪昌肉鸡养殖,晋西核桃、龙荞生物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周边群众发展肉鸡养殖、栽植核桃、苦荞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肉鸡年产值6.16亿元,核桃经济林产值7500万元,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核桃产业重点县”。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垣坡沟坝渠立体开发”的模式,该县投资1.3亿元,治理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新增改善基本农田1.2万亩,使沟坝地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强素质 惠民生 树形象
    惠及百姓、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2013年,该县实施了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涌现出12名道德楷模和20名文明公民。征集提炼了“坚韧、包容、务实、图强”的汾西精神。汾西二中学生朱梅瑞自强自立、孝敬父母,被评选为全国最受关注的最美孝心少年。全县干部群众学先进、争模范,形成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汾西县顺应民生要求,实施了城市亮化工程,每到傍晚,县城处处灯光闪烁,熠熠生辉。清早,汾西植物园、凤凰生态公园、晨曦公园内歌声阵阵、舞姿翩翩,人们在这里休闲锻炼,其乐无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县委、县政府今年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100余场,举办消夏文艺晚会6场,举办了“和谐汾西”社火和灯展活动,启动了姑射山旅游景区开发、师家沟文物修缮保护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阳光公共体育场续建工程,文化旅游的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路难走、车难行是许多人过去对汾西的印象。如今,新修的平安大桥、双向6车道的汾西大道竣工通车,“A”字型县城框架基本形成,成为汾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树立了汾西形象,提升了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三大建设”是汾西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点。勤劳智慧的汾西儿女将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汾西带进全国大家庭中,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步向前。
    通讯员侯建兵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