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汾西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汾西县城主城区实际,积极探索商业街区管理新模式,创新“六引领六聚力”的典型做法,塑造了人和巷街区的城市地标,成为汾西城市形象“新名片”,实现了一街兴一城的目标。
一是思路引领,聚力快速发展。
曾经的人和巷是县城中心地段的步行街,但是由于地仄路窄,人拥车挤,空中电线如蛛网,不但门前冷落鞍马稀,而且成了污水横流、藏污纳垢之地。2021年7月开始,县委、县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思维,着手对这条街进行升级改造,把人和巷服务业提质增效综合项目确定为县城重点工程,按照省级步行街的标准,对标对表太原钟楼街,坚持“硬件”升级改造和“软件”优化提升相结合,从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并结合汾西实际进行了建设打造。建设改造人和巷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3750平方米,凤凰广场周边商铺门面7650平方米,建设“汾西映像”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人和巷共有商户67家,其中80%为食品类商户,有国际知名品牌2家,省市级知名品牌16家,业态形式多样,各种特色美食、美容、理发、推拿、金店等一应俱全,满足各种消费需求。人和巷步行街与凤凰广场、海棠公园、凤凰公园等集中连片发展,在县城中心形成了集文化、休闲、娱乐、美食、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休闲街区。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打造,人和巷街区已经成为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县城商业中心,是汾西群众以及外来游客购物、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人流客流集聚,消费者经营者满意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引进了一系列知名餐饮品牌入驻,其中2家餐饮企业当年开业当年达限,实现全县餐饮行业限额以上企业“破零”,同时商铺营业额、客流量等多项商业指标都实现跨越式突破,城市“烟火气”日益浓厚,山城魅力进一步凸显,真正实现了“小城烟火、美在人和”。
二是创新引领,聚力高质发展。
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实施“1155”管理模式,搭建起“1个领导组+1个运营公司+5个工作部门+5个统一”的管理新架构。县政府成立了人和巷商业旅游休闲综合街区领导组,作为人和巷街区的日常管理机构;通过招标引入第三方公司强化运营服务,对人和巷街区内的环境卫生、绿化、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商业经营等提供日常管理;整合统筹城管、市场、人社、工会、社区5支队伍;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推广、统一服务监督5个统一。履行“组织协调、规划管理、巡查处置、监督服务、宣传引领”职责,通过“日管理、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及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往问题“在马路上跑、在部门间转”的状况,实现了所有问题在街区快速解决。领导组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公司采用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从招商、业态、装修、服务、卫生多方面要求商户,实行统一收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经营不善、不服从管理、客户投诉较多的商户实行淘汰制度,每季度都有商户淘汰出局,2022年淘汰4家商户,新引进小郡肝、川蜀火锅、袁记肉夹馍等一批知名美食,2023年淘汰4家商户,新引进新希望六合集团专营店、罐罐面、奶茶店、襄汾羊肉锅等特色美食。公司有27个脱贫户公益性岗位,由人社局在脱贫户中招收,公司统一管理,其中保洁9名,保安9名,对人和巷卫生和公共设施全面维护,引导摩托车、电动车有序停放,每月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卫生死角进行深度清理,从早上6时30分到晚上11点随时清理,垃圾桶不过半,由专门垃圾收集车进行收集清理,每天定时对车辆进行洒水清洗,确保干净整洁。市场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派驻专人开展工作,对公司的运营、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向领导组汇报工作情况。
三是服务引领,聚力健康发展。
加强人和巷党组织建设,成立人和巷党支部,现有7名党员,完善功能性党组织职能。县非公党支部成立人和巷街区党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人和巷党支部号召商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聚焦社区“一老一小”,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积极对接低收入群众和小学生,从多个层面开展优惠活动。2023年,各商户开展优惠帮扶活动8次,以实际行动助推发展。
四是活动引领,聚力高位发展。
2023年,人和巷举办了多场次的文艺活动和“小城烟火、美在人和”系列促消费活动,从4月28日开始,由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各种文艺小分队分场次在人和巷举办了7天的小型表演,5月1日晚上在人和巷举办了大型文艺演出,现场气氛火爆,深得群众和商家好评,省市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宣传。县委宣传部在暑期举办了6场高质量的大型消夏文艺晚会,每场都是人山人海,丰富了山城居民的夜生活,也提高了人和巷的整体收入。由瑞德餐饮公司在周六、日举办了7场小型文艺活动,组织了首届“汾西好声音”歌手大赛,报名选手共101名,经过5场海选,一场复赛,有15名选手进入决赛,8月15日晚在凤凰广场举行了决赛场的比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了奖金和证书,深得群众欢迎。共同推动“夜经济”活动绽放活力,提升商业街区“烟火气”,拉动了消费增长。2021年以来,由于管理的不断提升,各家商户的营业收入连创新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22年,人和巷全年消费总营业额为506万元,其中德克士201万元,单日最高营业额为德克士开业当天,销售额达7.3万元。2023年截至10月20日,人和巷总营业额达到586万元(不包含广场夜市),川蜀火锅五一、国庆节假日单日最高营业额1.13万元,新开业奶茶店夏季最高单日营业额7200元,比去年同期整体涨幅达32%,广场夜市20家临时商户5个月的总营业额达189万元,提成总收入28.7万元。2023年汾西县人和巷综合街区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五是文化引领,聚力融合发展。
在人和巷的统一规划设计中,我们遵循“一铺一景”、“一店一味”的原则,打破传统商铺的统一式店招、门头、字体、颜色等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形象,突出个性多样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同时,明确街区的经营业态、产品特色、地域属性、文化背景等要素,将这些要素融入到对街区设计中去,极大提升了街区的文化体验感。挖掘地方文化,“人和巷”由此诞生,据汾西县志载,自秦一统后,汾西县几次更名更址,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在本址始建,明万历三十四年增筑四门瓮城并题额,其中西门曰“人和”。“人和巷”雏形由此而成。上承古意,下合民愿,故而处于古城人和门旧址的这条街巷如今得名“人和巷”。展示汾西方言,设立汾西方言墙。设置建设梧桐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寓意汾西古称“凤凰城”。画作左丞还乡图,还原元代汾西名人傅岩起累官至中书左丞,不畏权贵终老归故里的故事,一幅还乡图,千年美名扬。关公小旦戏曲脸谱,揉进了黄土塬洪荒之魂的汾西版蒲剧,别有一番韵味。“汾西映像”公共服务中心也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服务中心不仅继承了汾西的文化历史,体现了汾西的城市内涵,彰显了汾西的发展活力,诠释了“千年古邑、绿塬汾西”的独有魅力,为各行各业交流合作、系列宣传、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农副产品展销、来宾接待等工作提供了崭新平台。特别是街区中的小吃餐饮商户,他们通过抖音视频的传播分享,吸粉无数,成为了网红。各式各样的“烟火气”,为群众和游客带来了美妙的味觉和视觉的感官享受,也有效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服务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增强。
六是机制引领,聚力安全发展。
针对“三小”生产经营规模小、条件简陋、标准规范缺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意识淡漠等问题,我们采取“整体规划、政策优惠、公司运营、统一管理”的模式对“三小”食品经营主体进行规范管理,综合治理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守住这块食品安全最前沿阵地作为回应群众呼声、彰显民生担当、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以整治提升推动示范创建、以示范创建展示整治提升成果,实现了群众受益、企业发展、政府形象提升的多赢局面。整体规划:一是建设人和巷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提档升级小餐饮管理水平;二是在人和巷凤凰广场设置固定场所,将食品小摊贩集中规范管理;三是建设段村小作坊一条街,按要求规范进行建设,形成带动效应。政策优惠:一是对人和巷所有小餐饮,政府进行水、路、电、燃气线路改造、外立面装修、房租补助等优惠政策改善环境,鼓励经营户内部装修提档,实现明厨亮灶;二是对小摊贩,政府在人和巷设置固定场所,搭建临时场地,免费提供使用;三是对小作坊,政府通过免房租、装修补贴、营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公司运营:政府通过招标,引进瑞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小餐饮、小摊贩、小作坊进行统一运营。2023年4月25日开始,在凤凰广场开展了“小城烟火、美在人和”美食节,搭建临时售卖亭,招收20家美食商户,公司负责投资,统一收银、统一管理,抽取15%管理费作为各项开支。和人和巷商户一样实行每月末位淘汰制。每周开一次例会,对管理漏洞进行统一纠正。组织了人和巷所有商户的表彰大会,对优秀商户、优秀店长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规和客户反映的问题商户进行了公开处罚。组织所有商户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液化气安全使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统一管理:政府成立“三小”综合整治领导组,乡镇政府、市场监管、住建、文化、人社等部门参与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统一进行规范管理,着力打造商业街区“人气旺、环境美、秩序优”的商业文明新景象。(郭小英)
校对 武雯燕 刘正儿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