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汾西县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力打造县域15分钟就医圈。
龙头带动,资源下沉。汾西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在今年投入运营,同时,该县利用县人民医院旧址改造建设县中医院,方便县城周围居民就医,在县城区域形成15分钟就医圈。通过名医专家临床带教、疑难病会诊、手术示教等形式,打造精品服务、学术传承、学术交流平台和区域品牌名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名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组建医疗队,深入乡村开展健康教育、义诊活动。抽调医务骨干,下派到基层卫生院挂职担任副院长,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对力量薄弱的村卫生室由基层乡镇卫生院选派业务力量进行支持,忙时坐诊,闲时带教,进村入户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巩固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
试点先行,规范管理。该县充分调研,确定试点卫生院,先行推进建设慢病基地,设立智能化居民自助健康小屋,逐步在全县复制推广,进一步减轻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工作负担,逐步完善慢病规范化管理工作,实现群众健康医疗数据汇聚与开放共享,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卫生院全部和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上门体检、急诊等服务,多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周期的健康安全。
增量扩容,兜牢网底。打造区域中心村卫生室。选择人口较为集中、地理位置较为居中,村医水平相对较高的行政村,通过巩固一批、完善一批、改扩建一批、设备更新添置一批等方式,完成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区域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通过“乡招村用”选拔培养一批等办法,持续为村卫生室补充合格的医务人员,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结构逐步优化的乡村医生队伍,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侯建兵 陈秀华)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