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临汾市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3年6月28日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23年6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副市长乔飞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临汾市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实施“山、水、气、城”一体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排名首次退出全国“后十”和全省末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首次排名全国第六,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基础支撑,仍需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但从当前整体形势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巩固,特别是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治理能力短板尚未补齐等因素,仍制约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性、根源性改善。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作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定思想引领,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国家、省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坚持系统治理思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二、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行动落实
坚持标本兼治,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深入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退川入谷”,持续推进工业减排,大力实施“创A退D”行动,精准实施重点指标专项治理,确保市区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10位。坚持治管并举,深化水环境治理,细化水生态修复,强化水资源管控,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实现“沿黄断面达Ⅱ类、沿汾断面达Ⅲ类”目标。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严格化学物质调查检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新污染物治理,保障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三、坚持依法履职,突出法治保障
提升运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及法规,建立完善地方性法规要求制定的配套制度和措施,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宣传普及力度,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地见效。
四、坚持机制创新,完善治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协同执法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加快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和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临汾市人民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下一篇: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临汾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