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家校共建共育工作纪实

2020-06-10 09:09: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老师好!同学们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旅游方面的知识……”

  上课的既不是请来的专家,也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学生家长。这是洪洞县大槐树一中“百业家长进课堂”活动的一个动人场景。这样的活动,该校每个班每个周末都会举办一次。

  类似于这样的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在洪洞县每所学校都有。只要在洪洞县教科局微信公众号搜索“家校共育”,就会列出上百篇各学校开展家校共建共育活动的报道。

  一年来,家校共育大讲堂、家访活动、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巡回讲座、家长联系会、家校联谊活动、家长培训、“晓黑板”推广使用培训、家校共建总结交流活动、家长座谈会……各种形式的家校共建共育活动在槐乡大地遍地开花,给教育的百花园带来了别样的精彩。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洪洞县出台了《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健全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搞好家校共建共育,提高家长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度。该县教科局把“加强家校共建共育工作”作为年度29项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各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新春刚过,该县教科局组织百名校长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大家在该院原副院长李文长、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等知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引领下反思、顿悟、提升,在山东潍坊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学习、感悟,心灵受到极大震动,视野进一步开阔。该县教科局教育股股长白旭辉谈心得体会时说:“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向上同向、同心、同力,才能让教育生态有效、有益、有趣。”万安中心校万三学校校长张焦锁则激动地表示:“我们要明确家校共育的重要性,逐步渗透家长是教育合伙人的思想。”左木中心校校长韩利峰在自己的学习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打造有温度的校园,必须做到做好“家校共育”。

  一场培训,像打开了一盏明灯。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要改变学校发展的现状,光靠学校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发挥家长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形成共建共育的合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借着培训的热潮,吹起人心思变的东风,该县教科局在充分调研、广泛讨论、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洪洞县教育科技局家校共建共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时间,“家校共育”成为该县教育界的一个热词。

  

  几乎在一夜之间,洪洞的各个行政村、各个社区有了新变化,有关家校共建共育的标语如春风拂面,涤荡人心。“家校共育,同力育人”“遵循教育规律,陪伴孩子成长”“中小学教育,家长不可缺席”……

  推进家长培训。各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学校教师与优秀家长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丰富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家长学校成为密切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成为家长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摇篮。大槐树一中线上开设《家庭类型决定孩子命运》《教育孩子40问》《肯定三步走》《鼓励五步走》《放手五部曲》《家庭会议如何开》等专题讲座100讲,参加学习人数达1700余人。线下先后开设《如何做最好的家长》《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样说孩子才肯听》《爱的语言 润色生活》《科学引导让孩子不再迷恋手机》等讲座20余场,培训家长1500人次。

  强化家校沟通。该县大部分学校选举产生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和监督作用,成为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班班建立家长微信群,教师在微信群推荐家庭教育知识,家长通过微信群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2019年,各学校召开高质量的家长会、家校联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近千次,万名家长走进校园听取校长汇报,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进教室听课,在食堂用餐,参与社团活动,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家长、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全面加强。入户家访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教师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促膝交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和个性特点,感受家庭教育氛围,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送给家长,把关爱与温暖送给学生。

  发挥家长作用。引入家长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全县各学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槐树一中举办“百业家长进课堂”活动,大槐树中心校西街小学、曲亭中心校韩略小学、堤村中心校堤村学校举办“家长上讲台”,让家长走进课堂,讲述百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认真学习、备课以及在讲台上的风采,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融洽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家长自发成立服务团队,走进课堂,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发挥特长,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成立安全护学岗,保障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参与学校管理,帮助处理纠纷。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处处有家长志愿者的身影,“家长志愿者”成为洪洞教育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成绩通报”变为“阳光展示”,“批评、训斥”变为“表扬、鼓励”,“老师培训家长”变为“家长培训家长”。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感受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了解学校的管理模式,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原来对学校有片面认识的家长豁然开朗了,学校老师的工作原来这样辛苦;原来只关注孩子成绩的家长明白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教育和呵护。

  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共话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年会在上海进行,洪洞县教科局局长苗合意在会上做了《家校共建共育的洪洞实践》主题演讲,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回应。

  三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开学一再延期。网络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常态,网络成了家校之间联系的纽带。

  就在这一段时间,“神兽”成为学生的代名词。怎么样让“神兽”归笼,安静接受教育?该县教科局下发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家校共建共育作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该局还出台了《“小手牵大手,亲子共读”活动实施方案》,推进家庭亲子共读。全县的家校共建共育再一次发挥出了威力,教师通过线上监督,家长在家里监督,教师、家长有效结合,让线上教学更为高效、更为扎实。家长学校学习的家庭教育知识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线上家长会召开,集中解决共性问题,老师家长单独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个性问题。家校合力,做好线上教育的同时,更使家长亲身体会到了培育“神兽”之不易,加大了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在疫情稍有缓解的时候,许多学校的教师从直播间走出来,走进学生的家庭,仔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保证疫情期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寒冬作别,归来时,已是初夏时光。全面复学后,该县将家校共育进一步引向深入。5月下旬,200余名校长接受了主题为“激活共建共育活力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家校共建共育专题培训。6月份,以“注重习惯养成,夯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家校共建共育活动拉开帷幕,相关人员分赴各包联乡镇中小学推进家校共建共育工作。

  实行家校共建共育一年多来,“校闹”纠纷较之前大大减少,生源外流有所遏制,回流学生不断增多。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助力学生成长,成为学校工作的参与者、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

  洪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推进家校共建共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槐乡教育腾飞。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