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广胜寺 图片由景区提供
临汾新闻网讯 槐乡洪洞,景色迤逦的古柏环绕中藏着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广胜寺。这一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就因着“三绝一奇”的人文遗产——“天下第一塔”飞虹琉璃塔、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华夏瑰宝元代戏曲壁画和自然景观——唐代左右扭古柏,声名远播,称道禅林。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霍泉之滨,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创建,初名俱卢舍寺,又名阿育王塔院。
史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汾阳王郭子仪游览于此,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特,便奏请代宗皇帝李豫敕建重修,代宗准奏并赐额“大历广胜之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坊间自此简称其为“广胜寺”。
广胜寺整个建筑群由上寺、下寺、水神庙、霍泉和分水亭五部分组成。历经千余年的兴废重建,现存主要为明代建筑,形制结构仍保持元代风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广胜寺毁于洪洞八级大地震,之后重建。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方成今日规模。
古柏苍翠的上寺,踞南麓之巅,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佛真身舍利琉璃塔(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左右配殿有地藏殿、送子观音殿、韦驮殿等建筑。
驻足霍山脚下,极目远眺,一座身姿伟岸、光彩夺目的宝塔默然伫立在松柏环绕间。它便是“天下第一琉璃塔”——飞虹塔。这座有“三最”之誉——目前国内保存最大最完整且年代最久远的唯一一座五彩琉璃塔,于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由正觉和尚开始建塔,以后屡废屡兴。到了明代,一位叫达连的大师又募化资金、设计图案,进行了重新修建。
秋风拂过,塔铃叮当作响。举目仰观,虔诚之情油然而生。院内飞虹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十三级,系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15年—1527年)增建,通高47.31米,塔身由青砖砌成,每层八面,表面镶嵌蓝、绿、黄、白、褐五彩琉璃雕饰,层层各异,面面不同,完全仿木结构建筑,倘若细细观瞻,可见龙凤鳞爪,跃跃欲飞;佛陀菩萨衣袂飘逸,凝重肃穆;金刚力士盔甲鲜明,威风八面;和尚憨态可掬,童子活泼可爱,动感十足,呼之欲出。阳光拂过,整座琉璃宝塔更显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勾勒出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它会出现在1958年邮电部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四大名塔》中;为何会被《中国文物之最》称为“最华丽的琉璃塔”;为何会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来广胜寺考察的、我国当代琉璃专家陈万里先生盛赞为“鬼斧神工”的建筑艺术;为何会在2018年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
赞叹于飞虹塔的精美而流连忘返,一部尘封了8个多世纪的古版经卷——《赵城金藏》“迫不及待”地诉说着它的心酸过往。
800多年前的宋金时期,晋南高僧实公法师尹矧及弟子崔法珍等发下宏愿,集平水雕版工匠历时50年雕造完成了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因刻于金代,保存于旧赵城广胜寺,故名“赵城金藏”。20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名叫范成的高僧来到广胜寺,发现了这批已经尘封了8个多世纪的古版经卷,经蒋唯心先生深入考证,正式定名为《赵城金藏》,从而轰动了当时整个文化界。抗战时期,日寇觊觎,企图抢走这一稀世珍宝,八路军太岳军区首长闻讯,组织部队及地方武装夜入古刹抢运经藏,后经辗转颠沛,到1949年《赵城金藏》入藏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赵城金藏》的修复高度重视,批拨专款,募集纸张,请来揭裱能手,历时17年,才将洋洋5000卷经藏整修完成。
这部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的佛教全书共有6980卷,汇集了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古籍,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辗转颠沛”的《赵城金藏》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千百年来,保存于广胜寺下寺水神庙主体建筑——明应王殿内的元代壁画则更像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无言地倾诉着历史的演进、时代的更迭。整个壁画分东、西墙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墙六大块。布于殿内四墙的壁画,高5.5米,总长34米,总面积190平方米,绘有《龙王行雨图》《祈雨图》《元杂剧图》《捶丸图》《下棋图》《古广胜寺上寺图》等10余个反映700多年前丰富社会生活的故事图画,其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彩浑厚,极富艺术表现力,堪称我国风俗神话题材的壁画杰作。尤其是《元杂剧图》,画中11人,通过头戴冠饰、脸谱鬓须、服装道具,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我国目前唯一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戏剧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沉醉于“三绝”的人文景观中无法自拔,被称为“广胜寺一奇”的自然景观左右扭奇柏则给无数人出了个“谜”。
两株腰围4米多粗的古柏树,栽植于1300余年前的唐代,生长于上寺大雄宝殿前,一东一西,树纹一左一右,甚为奇特。纵观山上众多古柏,都是树纹向左扭,至今仍无人可以给出古柏右扭这个谜的合理解释。
如果说沿着“三绝一奇”的主脉络游览还不够尽兴,那么历代皇亲贵族留下的墨宝也大可填补您的遗憾。大雄宝殿正中上方有一块六龙双珠匾,匾额上写有“光辉万古”四个大字,是由“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毗卢殿东侧墙壁上有一块古老的碑碣,中间是一个“唵”字图案,上面就留有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游历广胜寺时书写的一首赞诗: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蟠梵质层峰峭,凤展翎仪已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闭觉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广大于天,名胜于世。洪洞广胜寺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记者 孙宗林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