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华:患者心中的超声天使

2015-04-22 18:24:39 来源:

她对医术精益求精,屡屡让患者重新获得欢笑,找她检查病情的人经常排队等候;她视患者如亲人,为了让患者做检查少跑腿不等待,她率先在医院推行“预约型零排队制度”……她就是霍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吴志华。

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吴志华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圣洁的白衣天使。1990年高考她第一志愿就报考了长治医学院,毕业后如愿以偿来到霍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工作。从此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青春渐逝,她默默地付出,换来的是无数患者家庭的幸福。

“她是超声诊断的专家,我们就信任她。”在霍州市人民医院,经常能听到患者这样的话语。每天总会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请她为自己做彩超。虽然工作很累,而吴志华始终对每一位患者高度负责,从不敷衍,从不推托。她说:“将心比心,病人和家属比我们更着急。”

一次,灵石县的一位50岁病人在别的医院做CT检查,医生怀疑是腹腔巨大囊性肿物。本计划去省城就诊,经人推荐,他来霍州市人民医院找到了吴志华。经过仔细检查后,吴志华发现腹腔内确有肿物,但未能探及病人膀胱声像。“会不会是膀胱极度充盈,尿潴留的程度超过常见大小?”于是,她请来泌尿科医师会诊,行诊断性导尿后,肿物明显缩小,由此确诊了膀胱慢性尿潴留。吴志华的细心与敬业,免去了病人去省城就诊的麻烦。

“作为患者及家属,他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遇上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吴志华将她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所学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超声医学等知识有机结合,加深了对超声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她也多次赴省市参加超声专业学术会议和培训,了解超声诊断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医生是与人命打交道,技术不精不行,只能学习再学习。”这是吴志华常说的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超声理论、实际操作、声像图识别及掌握新技术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2013年,霍州市人民医院引进了西门子高端彩超仪,开展了产科四维的新技术项目,面对新的挑战,吴志华在熟悉了仪器的操作后,又开始进攻四维专业知识。白天,她在黑暗的超声室里为病人做检查;晚上,她伏案桌头学习研究遇到的疑难病例。其间,她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掌握了更多的诊断技术,诊断筛查出了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胎粪性腹膜炎、胎儿足内翻等多例罕见畸形,这些病例的检出,对胎儿的优生优育有很重大的意义。

有一次,吴志华为一位妊娠20周的孕妇进行筛查,发现胎儿右肺有一个较小的囊性回声,多切面扫查都存在,高度怀疑是“胎儿肺囊腺瘤”,患者家属不信,去省城各大医院确诊后引产。孕妇家属为她送锦旗,感谢地说:“吴大夫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呀!倘若后期查出或者检查漏诊,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志华不但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总让病人和家属排队等候不是办法,万一再耽误了病情怎么办?”为解决这个问题,吴志华他们科室率先在医院推出了“预约型零排队制度”,即设立预约分诊台,安排专人预约,采取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环节预约等多方式,让病人提前预知自己超声检查的时段。紧接着她又推出了“预约服务”的第二梯队“错峰服务”,即根据检查部位、急危重程度的不同,开展错时段、错高峰预约;随后又推出第三梯队“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服务”,即根据门诊、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的主次分开又及时灵活调配,方便患者就诊检查。预约制度的推行虽然方便了患者,可是却增加了吴志华及同事们的工作量,但她却说:“只要能方便百姓,我们累点辛苦点心里也高兴。”

吴志华常说:“我是医生,是党员,不是诗人,不是文学家,我手里握的超声探头,不会笔墨生花,不会洋洋洒洒,只有一颗朴实、真诚为患者服务的心。”吴志华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她的真实、真诚、真心时刻感动着每位患者。       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