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司法局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纪实
“通过细致的工作,心结解开了,矛盾化解了,群众从利益上、观念上都自愿让路于重点工程建设……”这是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会。2014年以来,按照霍州市委政法委“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的总体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村(社区)一警”联系走访活动,司法行政机关全体干警充分发挥职能,紧紧围绕服务保障“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用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司法行政干警把虚职做实,软职做硬,做强工作业绩,真正诠释出“有为有位”的真谛,推动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保障重点项目实施促进项目有序推进
市司法局把服务保障“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全力“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作为发挥职能优势,拓展服务深度,助推霍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护航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抓手。着力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领导组。结合“定查评”工作法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措施、明确领导、明确责任科室、明确完成时限,强力保障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联合市综改办制定下发了《关于法律服务和保障综改攻坚、创新驱动、项目见效实施方案》,组建了法律服务团,为法律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充分的政策依据,为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人员发挥作用搭建了有效的工作平台,真正做到了“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展示了司法行政服务大局、“有为有位”的崭新形象。
对接重点工程建设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施,广大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主动为市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和决策依据,积极介入招商引资,参与招商洽谈,审查完善合同,做到建议于决策之前,服务于运行之中,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常年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对企业重大经济纠纷和风险项目及时“会诊”,先后担任了霍州署文化示范产业园项目建设、供热中心等30余个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的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了东关二期拆迁改造项目、李曹搅拌站工程项目、霍州市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冷)项目、旧108线改造和粮食企业土地综合利用工程、西张大张新农村建设连片改造、鼓楼东街人防工程、南门外农贸市场拆迁改造等30项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法律咨询、项目谈判、合同起草签订以及拆迁补偿方案的论证制订,以及霍州市人民医院建设工程、新建南路和七里峪景区与沁源接壤的路段建设中纠纷调解工作。
服务重点民生工程促进“幸福霍州”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司法局把深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项 目建设积极开展优质公证服务,组织公证人员提前介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做到主动提示、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主动服务;对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企业,按法定办证程序优先办理,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服务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实行周五信访接待值班制度,律师在市信访接待中心当场答疑解惑,引导信访人员依法维权,多年来雷打不动。
全力落实维稳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规范特殊人群管理,严格落实管教规定,依托劳动技校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阳光之家”劳动技能培训基地,依托北山公园建立了“和谐家园”公益劳动基地,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特殊人群重新犯罪。全面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人员每天轮流接待受理信访案件和援助案件,先后为市梨树园矿企业改制导致98名职工下岗失业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等影响较大的涉法涉诉案件提供了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5件,接待法律咨询千余人次,不仅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更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李媛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霍州市倾力保护秧歌高跷竹马威风锣鼓等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下一篇: 危难之处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