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实验小学: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举一动见文明

2020-11-25 09:09: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穿越低矮“山洞”,清理拦路“障碍”,踏过崎岖“碎石路”……11月17日下午,霍州市实验小学里,酷炫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一个个组装和编程好的机器人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大家兴奋不已。这是该校创新开展活动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该校把培养“润德有智、知书达礼、自信阳光”的礼德少年作为育人目标,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质量,推进校园建设,让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强化德育 筑牢精神文明高地

  “同学们,大家五人分一组,每组拿一个窄口瓶,瓶中有五个系有绳子的小球。现在,大家分组,看看哪组最先将小球全部取出……”11月23日上午9时,武燕琴老师正在给五(3)班上《道德与法治》课。通过课堂小实验,同学们发现只有把小球的顺序排好,才能将其依次取出,从而明白了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该校德育课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我每天课间活动在操场站岗,阻止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我负责打扫学校卫生,保持校园干净整洁。”“我去了敬老院,给爷爷奶奶捶背、洗脚。”……课后,各班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参加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并在每周班会上交流心得。

  通过亲自参与,同学们深切领悟到志愿服务精神的真谛,高雅的文明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

  “近年来,学校以课堂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颖明介绍,“学校相继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民抗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了解中国力量、领悟中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学校还配备了《道德与法治》课专职教师,并在每周二进行教研活动;设立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每学期表彰文明班级,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师德 保障教研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伊始,该校就开展了“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全校各年级10对新老教师结为师徒,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记得我第一次讲课时特别紧张,现在有师傅扶助,心里有了底气,上课从容多了。”新老师安丽君与老教师董秋平结为师徒后,师傅的悉心指导,让她信心满满。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发展,该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以课题研究为导向,持续开展学科教研、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等活动。教师们也积极参与、潜心研究,在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校有10名教师分别在全国、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获奖,张志莉老师的《火烧云》课例在“山西省首届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没有高尚的师德,教师就不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多年来,我校加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先进教师事迹。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师德考核方案及制度,制止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行为,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师表形象。”该校副校长张英华如是说。

  创新活动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11月24日,又到了该校的社团活动日。下午,同学们纷纷从教室里飞奔进各个社团。酷炫机器人社团进行了机器人超级轨迹赛。面对重重关卡,五(4)班学生闫炳龙组装并编程的机器人小车有惊无险地顺利通过,“自从参加了机器人社团活动后,我获得了很多奖项,越来越自信了!”他边说边摆弄起手里的机器人。

  从2011年开始,该校酷炫机器人社团连续参加了全国多届机器人竞赛(山西赛区)联赛,荣获24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012年至2014年,该校5支代表队先后参加全国“创协杯”机械人大赛,荣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四等奖,获奖数在我省参赛队中名列第一。

  从2010年开始,该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同时积极参加我省科技创新大赛,50件作品荣膺一等奖,3件作品荣膺国家专利证书。科技绘画《海洋公路》荣膺中国第11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该校被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授予“中国青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除酷炫机器人外,该校还成立了舞动奇迹、丝竹笛韵社等48个学生社团。100余人的“鼓韵神州”锣鼓队在霍州市小有名气,武术队登上了山西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舞台。出色的成绩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学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

  该校还举办春、秋季运动会,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享受快乐。

  美化校园 创建品质育人环境

  11月23日下午4时许,该校全体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演练。伴随着一阵哨响,大家用湿毛巾紧捂口鼻,弯下腰,从教学楼快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地点……近年来,该校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防震、消防安全、防拥挤踩踏等方面的安全演练,做到了警钟长鸣,有效提高了师生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文明熏陶在于潜移默化。为此,该校对校园实施绿化美化,设计了具有特色的楼道文化,对教室、办公室等场所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确保校园的干净整洁。同时从细微处入手,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影响教化学生。漫步校园,教室、楼道、食堂、宿舍等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等宣传标语十分醒目,孔子像伫立在校园内……真正实现了“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棵草木皆能育人”的美好愿景。

  目前,该校已具备现代化教学能力,拥有科学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等33个功能教室,科学、数学仪器等已达一类标准;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40000余册;各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百灵鸟”红领巾广播站、微信校园公众号、“扬帆”校报等处处可见“文明”。

  “校园里,教学设施好、文化氛围浓、校园环境美,把孩子送到这儿上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变得懂礼貌、讲文明了。孩子经常对我说,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扔垃圾要分类……”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朱谧娜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面对刚刚获得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张颖明表示,这只是该校文明教育的起点。今后,学校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挥示范,追求高目标,打造文明品牌,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蒋子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