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就算是自动化操作,也不能掉以轻心,越是自动生产环节,越要上心盯紧,机器再科技,也要靠人指挥才行……”11月19日,霍州煤电集团曹村工贸有限公司内的一处管材生产车间内,市安委会第十二检查组在对该车间进行安全检查时指出,安全生产面前,安全意识是最关键的。
霍州煤电集团曹村工贸有限公司是霍州市区一家工贸品加工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该企业更换了老旧车床设备,配置了自动化设备。“这对工人来说,能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特别注重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在设备上下功夫,也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检查中,在企业负责人眼中“无懈可击”的自动化生产现场,却一再被检查组找出毛病。“设备和设备之间为什么没有设隔离标识?”检查组一进车间,就对摆放在车间内各个角落的设备仪器提出了疑问。
“这台设备,只要柜门不关闭,就不会开始作业。”一位员工在接受检查组问询时解释。
“你知道原理吗?如何判断柜门正常工作?”检查组人员询问。
“工程师应该知道吧……”对于检查组的这个问题,该员工没有直接回答。
“这就是问题,操作人员,应当知道如何操作,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操作,尤其是安全防护环节,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企业既然让工人使用新型设备,就要把如何操作等内容告诉他们,这样才可以确保安全生产。”检查组人员说。
在对另一处车间进行安全检查时,检查组发现该车间生产时会产生大量噪音,于是走访工人,了解他们日常工作时如何保证安全。
“企业给我们配备了耳套,可以大大缓解噪音影响。”一位员工说。
“戴上耳套会不会影响和同事交流,或者遇到事故时能否听到?”检查组人员进一步询问。
“我们车间有相应的警报设备,听不到但可以看到,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位员工说。
“特殊的工作环境下,特种安全防护设备一定要跟上,要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这个是红线,不可逾越。”检查组对企业负责人说。
在当天的检查中,检查组一行还详细检查了该企业各项文案资料、特殊行业人员从业资质、应急预案等文件材料,就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增加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频次、增添安全警告标示、增设安全警戒栏杆等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自动化、智能化,并不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种措施,设备更新换代是好事,也确实可以保证人员在一些风险环节里的安全生产,但设备升级了,安全意识更要升级。要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清醒头脑,唯有高度重视安全,才可以看清楚每一个安全隐患,才可以进一步保证安全生产。”市安委会第十二检查组负责人说。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