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乡村孩子 情洒三尺讲台

2015-04-22 18:21:19 来源:

虽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

户籍专栏没有您的称谓,

但我愿高呼:我是吉州人。”

作为一名特岗教师,

我投进了您的怀抱,

我愿尽心去教导您的儿女,

用他们的成就回报您,

并一起高呼:我们都是吉州人!”

这是一名特岗教师在《我是吉州人》征文中抒发的精美诗句,它表达了特岗教师的共同心声。在吉县,300多名特岗教师支撑起了农村教育一片蓝天,他们的激情在教师的岗位上燃烧,他们的青春在教书育人中释放能量,他们之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姚娟娟就是其中之一。

姚娟娟她看上去朴实无华,忠厚沉稳,但说起教学工作来,却滔滔不绝,娓娓道来。三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用爱捂热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智慧点燃每个学生胸中的梦想,用精湛的教艺、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社会的好评。

坚定信念 义无反顾

姚娟娟出生于浮山县东张乡贯里村一个农民家庭。2011年在河南许昌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先后到太原打工,在临汾私立学校担任教师,期间与本县北王乡南庄村一名青年结婚,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2011年8月,她参加吉县东城乡九年制学校特岗教师招聘,如愿以偿考上了特岗教师。

那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姚娟娟告别亲人,丢下女儿,离开故乡,乘坐客车,满怀憧憬来吉县上班。然而,从东山的浮山到西山的吉县东城乡有310多里地,中间要转换三次车。那时临吉高速公路还未通车,她从早上9点出发,一路颠簸,一路呕吐,到下午5点才到学校,下车后像得了一场病一样,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好在学校领导和老师满怀热情接待她,有的嘘寒问暖,有的打来温热的洗脸水,有的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她的心才稍有安慰。吃过饭,她把生活用品放到学校早已安排好的办公室,站在窗前环顾四周,看到这一处处生疏的环境,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一种孤独感顿时涌上心头。她扪心自问,“我离开亲人,抛下女儿,一路辛苦,远到这里,究竟图个啥?”她内心矛盾重重,坐卧不安起来。

熬过难眠的一夜。第二天清早,她走出校园,看到东城垣那一片片美丽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美得让人陶醉。勤劳的果农,个个面带笑容忙碌着,有的见她从学校走出来,猜想是新来的老师,就热情地与她打招呼,闲谈中她知道了吉县的苹果屡获国家金奖,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国外。就在这一瞬间,她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对这里的平民百姓留下了美好印象,浑身有了热乎乎的感觉。吃过早饭,走进教室,她看到那一个个衣着朴素、满脸纯真质朴的学生时,心底的爱一下被激发出来,她喜欢上这些孩子们了。

带女上班 忘我工作

2012年春节过后,人们仍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而姚娟娟却处在极度的矛盾中。原来,随着春暖花开,父母、公婆也一天比一天忙,他们都已年过六旬,且母亲常年有病,需要有人照顾,丈夫又无稳定工作,常年在外跑车。她的女儿才刚满3岁,丢在家里无人照管,若带在身边又增添负担,怎么办?她辗转反侧,苦思冥想后,依然决定带着女儿上班。

带着孩子上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来,她既担任班主任,又代数学课,还兼任教研组长、管理仪器,工作本来就很繁忙,再加上照管女儿,负担更加沉重。但她从未因孩子向学校提出特殊要求和照顾,从未因为孩子而耽误工作,反而更加勤奋。白天她把孩子照顾好,送到学校幼儿园,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晚上把孩子安顿好,又给学生补课、辅导作业,然后备课、批改作业,常常是忙碌到晚上10点以后才休息。孩子刚来吉县时身体很好,但时间长了,孩子吃饭不能按时且营养不足,加之对气候不适应,体质逐渐下降,经常生病。有一次她晚上给学生辅导完作业,已经10点多钟,回到宿舍孩子已哭得睡着了,看着女儿满脸的泪水和湿湿的枕巾,她心里的酸楚和惭愧一下涌了上来。她在QQ中这样写道:“女儿,作为母亲,妈妈欠你太多,希望你长大懂事后能够理解妈妈,原谅妈妈!因为妈妈是教师,要为更多孩子的妈妈负责!”

有一天晚上突然停电,糟糕的是孩子半夜发烧到39度多,她一晚上没有合眼,半个小时给孩子量一次体温,四个小时喂一次药,孩子的体温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发展到半迷糊状态。无奈之下她鼓起勇气打通了校长电话,校长立即和同事来到宿舍。校长急忙找来蜡烛和酒,给孩子擦洗退烧。第二天她带孩子到乡医院输了液后,孩子的病情大有好转,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到了上课时间,她依然把孩子留在宿舍,走上了讲台,好像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课堂上,同学们看到她不顾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夜的劳顿,红肿着眼睛滔滔不绝地讲课的样子,个个目不转睛,专心听讲,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学校领导和同仁们都赞扬她真正把学生和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把自己放在了次要位置。

温暖心灵 点燃梦想

东城九年制学校是全乡唯一的一所学校,各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都在这里上学。姚老师的班里有残疾学生、有单亲学生、有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也有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学习基础都比较差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兼代课老师,她对班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在她眼里,没有差等生和优等生之分,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毛泱洲同学,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上课不但自己不专心听讲,还随意说话干扰其他同学学习,姚老师就用课余时间找他谈话,指出他的缺点和毛病,要求他改正。刚开始这位同学和她顶嘴,很不服气。但她心平气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做工作。她发现了他的优点,就在课堂上表扬、鼓励,发现他生病了,就到宿舍看望,给他送药,慢慢的这个学生内心受到触动。

陈改娟同学,一直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然而却在中考的前几天提出要放弃中考。一天下课后,姚老师发现她站在教室窗外偷偷哭泣,她马上把改娟叫到办公室询问原因。原来最近奶奶住院做了手术,家里花了一大笔钱,她想即使自己考上高中,家里经济困难也上不起,因而决定放弃中考。听了改娟的哭诉,姚老师十分动情地说:“孩子,你能替父母分忧,说明自己长大了,懂事了,有孝心。但中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重要机会,失去了不会再来。再说如今党和国家对你们无微不至地关怀,上高中免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救助,你一定要坚定信念,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姚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改娟胸中点燃,她满怀信心,奋力冲刺中考。中考比较理想,成绩揭晓那天,她第一个给老师打电话说:“姚老师,谢谢您,如果不是您,可能我的未来就会改写。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姚娟娟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三尺讲台谱写追梦新篇章!       通讯员 张立忠 张浩然 史达波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