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西关小学“用雷锋精神育人”办学侧记

2024-03-13 09:12: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3月5日,吉县“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县西关小学举行,县关工委、县教科局、团县委为该校颁授了“学雷锋 树新风——文明实践示范校”牌匾,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弘扬雷锋精神,培根铸魂育新人,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2014年3月5日,吉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县教科局、团县委联合开展的“学雷锋,争当美德好少(青)年”主题教育活动在西关小学启动。10年来,该校坚持“用雷锋精神育人”的理念办学,教育教学改革步入快车道,教书育人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吉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临汾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用雷锋精神激励学生勤学奋进

  西关小学地处县城西郊,95%的生源来自农村,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一小部分是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

  针对生源现状,学校坚持德育先行、精神引领、习惯相伴。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通过读故事、看电影、写感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近雷锋,感悟雷锋精神。

  2023年6月24日,第十六届柏林世界特奥会举重项目比赛落幕。曾在西关小学就读的郭鹏强在83公斤级比赛中斩获1金1银1铜。赛场上,他克服身体残疾的困难,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弘扬特奥运动的不屈精神,为国家争了光、为家乡添了彩。此消息让全体师生沸腾了,随后就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坚定了“用雷锋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

  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小翼(化名)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该校就读时,老师像慈母一样把爱的种子播撒进他的心田,使该生逐渐走出阴影、学会生活、懂得感恩,成长为一名阳光向上、勤奋读书的好学生。

  在202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学校授予郑琦睿、张云溪、党琳欣等200名同学“儒雅体育之星”“劳动之星”“悦读之星”等称号,引导其他同学向身边的“雷锋”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雷锋精神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就要有坚持的韧劲和创新的思维。”四年级科学教师冯彦红,发扬深钻细思的钉子精神,践行学校“爱与实验同行”课改理念,坚持课堂创新,她的实验课例《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荣获2023年“基础教育省级精品课”。一(2)班语文教师高荣荣,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在教学中努力贯彻“童心母爱”思想,从诵读经典入手,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立志于创造“活泼泼、暖融融、意切切”有爱的儒雅课堂,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她的语文课例《语文园地四》荣获2023年“基础教育市级精品课”。

  老教师杨金星在岗期间,虽身患多种疾病,但30年如一日,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以高尚的师德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赞扬,被誉为“吉县好人”。

  10年来,该校涌现出一批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如今,曹文华、闫云香、刘变英等一批优秀教师践行雷锋精神,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带领全校教师在争做有教育家情怀的名师路上奋力前行。

  用雷锋精神引领家长同心共育

  家长是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家校共育的连心桥。在雷锋精神的凝聚和感召下,该校家校共建的同心圆正在徐徐绘就。

  今年正月连续降雪,春季开学前的学校巷道里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为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学校发出倡议后,数十名家长自带工具到巷道破冰除雪。三(2)班学生冯文博家长在分析研判冰情后,开着自家铲车开始机械除冰。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冰除人笑、巷道畅通。

  每年开学前,各班家长自发到学校帮忙分书、发书,把崭新的课本整整齐齐地摆到孩子们的课桌上。为了缓解放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每天5名家长身着交通劝导服,不畏严寒风雪、风吹日晒值勤,巷道边、转弯处、十字路口都有家长们认真负责、用爱守护的身影,他们的付出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服务大家、互助互爱的种子,在孩子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将开出美丽的奉献之花、友爱之花、互助之花、进步之花。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