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全国报刊常见语病略览

2014-02-14 16:13: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成分残缺

1.俗话说“只要梧桐树,不愁凤凰来”,青年男女要自立、自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谋生的一技之长,才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样就不愁找到合适的对象。(《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11日第3版)

引用的话成分残缺(缺谓语)。“只要梧桐树,不愁凤凰来”应为“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或“种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2.于是,谩骂、争吵、打闹、离间、偷情、怀孕、调查、审判,双方在相互较劲、角力的状态中,持续着本应甜蜜、平静的婚姻生活。(《文汇报》2012年2月10日)

“本应甜蜜、平静的婚姻生活”但实际上(现在的婚姻状况)怎么样?作者的原意当为“本应甜蜜、平静而现在一塌糊涂的婚姻生活”。

3.画面上方,是如海市蜃楼般的古老城门;画面下方,则是奔涌不息、略显拥挤的二环路。(《潇湘晨报》2012年2月25日A3版)

是什么“奔涌不息”?不清楚,显然不应是“二环路”,依其原意应为“汽车奔涌不息”。

4.向叙利亚政府单方面施压的同时,积极武装的冲突另一方,只能是火上浇油。(《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第3版)

“积极武装的冲突另一方”缺谓语。应为:向叙利亚政府单方面施压的同时,袒护武装冲突的另一方,(对于当前叙利亚危机)只能是火上浇油。

5.如果一任这种学术之风演变,那真才实学的人,老实做学问的人,都可能要被这些滥竽充数的人给毁了,国之学术还怎么进步?(《钱江晚报》2012年3月28日A16版)

“真才实学的人”应为“拥有真才实学的人”。

6.生活难免沟沟坎坎,不尽人意,只要我们面朝阳光,永不懈怠,那成功的曙光也就越来越近,终有一天激情会带着我们成就心中的梦想。(《九江日报》2012年3月29日A7版)

“生活难免沟沟坎坎”应为“生活难免有沟沟坎坎”。“不尽人意”应为“不尽如人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难免是指不容易避免;“难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

7.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包括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千方百计去劝导人们建立诚信、纯洁信仰、追求理想,抵御拜金主义的诱惑和冲击。(《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2日第2版)

成分残缺,“从多方面,包括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后面,话没有说完就转到另一句话了。“从多方面,包括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属于介词结构,只能做状语,在它之后应有“吸收道德营养和精神借鉴”一类的动词短语做谓语。从逻辑上,“从多方面,包括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不能修饰“千方百计去劝导人们……”,特别是“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千方百计去劝导人们……”讲不通。

8.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青年报》2012年4月4日)

“对公众造成的创伤”怎么样,没说完就转到下一句话了。应去掉“的”字,说成“对公众造成创伤”,或“对公众造成很大创伤”。(校检室供稿)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