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晨曦主持召开市委疫情防控专题会强调
落实落细“乙类乙管”各项要求 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李云峰提出具体要求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浩)
12月30日,市委书记闫晨曦主持召开市委第123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124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对我市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提出具体要求。市领导郭行杰、闫建国、李强、张潞萍、胡晓刚出席会议。
会上,市卫健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闫晨曦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实践证明,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是党中央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防控政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认识三年来抗疫斗争取得的重大积极成果,准确理解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应对疫情高峰,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闫晨曦指出,要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落细“乙类乙管”的各项要求。一要积极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落实“政府找人、行业动员、卫生打苗”的要求,加大动员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拓展服务形式,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组建上门接种小分队,精准疫苗调配,规范组织接种实施,全力加快接种速度。二要切实抓好重点场所防控,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要求,抓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动态开展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三要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配齐配强医护力量,合理安排轮值班,24小时开诊,确保发热病人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同时,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设立发热诊室,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四要持续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充分发挥五级诊疗体系作用,加强120院前急救、线上24小时问诊、开辟绿色通道,继续扩充重症医疗资源,加快推进ICU病房、缓冲病房、可转换ICU床位建设,满足市民就诊需求。五要全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持续做好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引导支持药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提高药品分配使用效率,保障防疫药品运输渠道畅通,加强药品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全链条的质量监管。六要重点做好脆弱人群健康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用,全面掌握重点人群底数,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做好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畅通紧急情况下救治和转诊的渠道,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的人群,确保平稳度过感染高峰。七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县乡村上下就医转诊通道,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制定农村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指南,倡导村民少扎堆少串门,引导返乡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切实筑起农村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闫晨曦强调,要强化组织实施,形成实施“乙类乙管”的强大合力。要压紧压实责任,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围绕重点任务,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贯彻落实举措;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各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推动措施落实落地。要凝聚各方力量,市防控办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及各行业相关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逐条解读政策,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做好联系群众工作,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和社工、义工、志愿者发挥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要抓好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通过电视、报纸、新闻媒体多种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引导全社会理性认识政策调整变化,配合落实好有关措施;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大风险排查防范化解力度,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李云峰强调,党中央决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是防控工作的重心转变和防控措施的优化完善,打的是有准备之仗。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一要精准掌握信息,确保疫情平稳转段。实施“乙类乙管”还有不到10天时间,只有把前期工作做扎实,把发病感染人员的情况搞清楚,才能做到未雨绸缪、从容应对。市防控办要指导各县(市、区)通过基层摸底、医院就诊、核酸和抗原检测、药品发放和购买等途径,及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发病水平,科学研判疫情趋势和规律。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既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做好疫情感染防控工作,尽量把握节奏、削峰填谷、拉平曲线,尽可能降低疫情高峰期集中感染人数,确保医疗资源匹配、全市疫情平稳转段;也不能让疫情始终处于拖尾状态,对我市复工复产、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会持续稳定造成影响。二要统筹资源“保健康、防重症”。一方面,要抓好医疗资源储备,按照我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实施方案》,最大程度匹配医疗资源。要扩充发热门诊资源,抓住当前高峰到达的“窗口期”,按要求扩充发热门诊资源,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要积极储备重症救治资源,按照重症床位设置标准,加快补齐重症床位缺口,通过努力,让老年人、有基础病等特别需要医疗资源的人得到有效救治。另一方面,要抓好药品生产储备供应,工信部门要指导全市医药企业扩能扩产,加快生产退热、镇痛、止咳等相关药品,要积极协调各类药品采购渠道,做到应急药品储备动态平衡。各县(市、区)要抓住当前的关键时期,创新方式方法,做好相关药品市场投放,确保市场药品充足。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都要发挥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医疗站点、农村卫生所药品储备、设立县乡村服务站点、建立基层共享药箱、以及引导家庭备药等多种方式,充分保障发病感染人员用药需求。通过强化医疗资源储备和药品生产储备供应,确保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三要落实分级分类诊疗救治。卫健部门要健全完善全市分级分类诊疗制度和救治体系,尤其要把初级分类诊疗做好,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平台、基层医疗机构院所站点、120急救接诊等作用,对绝大多数感染者进行分类筛选、分级诊疗;要区分轻重缓急,引导无症状、轻症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在家隔离、居家治疗,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对其他类型的患者,要根据病情,收治到相应的医疗机构。特别是要把最宝贵的医疗资源用到重症患者的救治当中,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四要做好春节期间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正值疫情高发期,加之冬季可能会出现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与新冠感染叠加流行的风险,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随着城市务工返乡人员陆续增多,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各县(市、区)要扛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提前做好春节期间和感染高峰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对医疗资源储备、药品供应、疫苗接种、脆弱人群保护等各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保障人民群众有病能看、有病能治。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各单位要安排好值班值守工作,要备足备齐医疗资源和相关药品,要做好各方面保供工作,最大程度满足患者诊疗需求。要利用好原有的隔离酒店,为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返乡人员提供住宿方便。要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还要做好老年人疫苗接种、“一老一少”药品发放等工作,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各县(市、区)、临汾经济开发区设分会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