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7∶00,用早餐;7∶30—8∶20,参观堆金山森林公园,俯瞰县城全景;8∶20—8∶40,绕县城中心鼓楼一周……17∶20—18∶30,参观午城黄土地质公园。”近日,记者在隰县旅游局了解到,该县旅游景点“一日游”的线路已初步敲定。今年以来,隰县转变旅游发展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放开旅游开发市场,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誓以小景点“撬”动大旅游。
隰县拥有丰富、绚丽、独特的旅游资源,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全县共有105处庙宇建筑,隰县遍布红色革命足迹,还有多处自然旅游资源。该县以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以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构建出了“佛教文化游、红色革命游及绿色生态游”三项旅游格局,大力开发县城游览景区、紫荆山生态旅游景区、水库游乐景区、红色文化景区和现代农业观光景区,运用资金和技术手段,接轨全省旅游热线,纳入全市旅游整体规划,努力建设临汾西山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隰州一日游”园区初具规模,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
构建“佛教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格局。该县围绕发展“大旅游”的目标,有效整合全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全面规划建设了以小西天景区为龙头,七里脚千佛洞石窟等为重点的佛教文化旅游区,加大对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规划建设以义泉村毛泽东故居为重点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区域分为展示接待区、情景体验区、住宿餐饮体验区和商贸物流区。全面规划建设以梨文化为主的梨博园旅游区、万亩梨园、紫荆山风景区、休闲农家乐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区,拓展以欣赏田园风光和领略纯朴民风为对象的乡村休闲旅游。同时,以县境内的三大林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高效”为主题的森林旅游,目前小西天·梨博园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多渠道拓展旅游市场。该县通过网络、电视及海内外知名媒体,以及在铁路和高速路段、国、省道及其他重要位置安装景区指示牌和大型形象广告牌,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投入部分资金,聘请专家对我县的旅游精品进行策划包装,配合省、市旅游局开展旅游专题促销推介,并与客源地旅行社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机制。
定期举办“梨花节”、“金梨节”等文化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邀请省内外知名摄影家、书画家前来采风。竭力与壶口、东岳庙等景区联盟合作,互结对子,并线捆绑推介,形成营销合力。
为营造旅游发展新环境,该县还规划出台了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重点的特色旅游街区,目前正在建设一批星级高档商务度假酒店及相关的购物、休闲场所。规范了旅游景区标识牌的设置,完善游览休闲设施;规范整治了小西天石牌坊附近的停车场及个体商户,使其做到整洁、规范、有序;加强和改善了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要求旅游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不断提高游客接待水平。(记者 杨琦 段小婷)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脱光游”走俏 “双十一”期待美丽爱情
下一篇: 长线游价格回落 淡季出游实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