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越山峰,领略历山千岩峥嵘峰峦叠嶂的无限风光;走进东岳庙,感叹元代建筑师独具匠心的建筑工艺;畅游在城内村民俗旅游文化节中,品味古老民间奇葩演绎出的独特魅力;欣赏29套霸国文物,让你亲身体会霸国千古不泯的魅力和神秘意境……翼城县,一座充满活力与文化气息的县城,全长120公里的精品旅游线路上,旅游亮点令游客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三山两线一点”构建框架
“佛爷山是迎客厅,绵山是后花园,历山是藏闺阁。以县城内的古建筑群、唐霸文化园为核心,两条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弧线上,全县的旅游景点由点到线再到面,逐个激活,全面开花,形成规模。”站在翼城县旅游图前,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李建党指点江山,踌躇满志。
地上地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厚重的乡风民俗文化,大自然和祖先赐予的宝贵资源给翼城的旅游事业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该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029处、古遗址134处、古墓葬427处、古建筑708处、石窟寺及碑刻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2处、其他8处,保存总量居全省前茅,居全市第二,古建类位居全市第一。全县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单位14处、县级单位700余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去年,该县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目标,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政府推动促市场拉动,以重点景区开发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开发,以旅游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思路。
今年,该县确立了“三山两线一点”总体发展规划。三山:历山、绵山、佛爷山;两线:南线和北线。北线以佛爷山和南撖东岳庙为核心,大河口墓地、冶南冶铁遗址、南撖——枣园遗址、阎紫琴故居、东坞岭大捷纪念馆为辅助整合开发;南线以历山、四圣宫、乔泽庙为核心,以翔山、故城遗址、牛家坡滦池、中贺水太岱庙为辅整合开发。一点:县城中心点。以城内古建筑群、唐霸文化园为核心,以苇沟——北寿城遗址、南寿城水上乐园、范牛真人CS为辅的整合完善。对景区建设坚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招商引资 做实旅游产业
为加大景区建设力度,该县牢固树立“招大商、招好商”的经营理念,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活动。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放开旅游开发建设市场,拓宽旅游业投资渠道,积极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开发旅游产业。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大集团、大公司、大企业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鼓励县内外各种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企业家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旅游开发企业和实体。同时,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下“硬功夫”优化旅游投资“软环境”,真正把想做旅游、真做旅游的人请回来、留下来。
佛爷山位于该县与沁水县交界处东西坞岭之间,因山体雄伟高大、崖陡沟深,远远望去形如一尊坐佛且古时有道徒遁迹于此而得名。佛爷山宗教底蕴丰厚,山顶上始建于宋朝的武当庙和佛山寺占地约3000平方米。古时每年阴历四月初八的庙会朝山取水,声势浩大,闻名遐迩,观者如潮。可惜抗战时期,佛山寺连同武当庙毁于战火,被乱石掩埋。
现年51岁的李振山,出生在佛爷山脚下的隆化镇马家沟村,从小听着佛爷山的故事长大。成年后的李振山身上有着农村人肯吃苦不怕累的韧劲,为了维持生计,他干农活、下煤窑、拉小车,做过许多工作。2003年,他用积攒多年的钱买了一辆货运车,搞起了煤炭运输。随着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的兴起,货运量增加,李振山的生意越做越好,身上的腰包跟着鼓了起来。2006年,李振山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家投资旅游业的号召,组建翼城县佛爷山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依据景区总体规划和设计,打通了通往佛爷山景区的盘山路,清理了佛爷山和山顶庙基遗址,并在多宝塔原有地宫上,修建起了五级、高24.8米的多宝塔,塔身自上至下悬有“佛光普照”、“万善同归”等匾额。
随后,又修复建设了山门、钟鼓楼、舞台,恢复了佛爷山寺内以玉皇古佛为统御的“天地全神”塑像,修建了通往佛爷山景区的1000多个台阶的盘山步道,建起了宽阔的旅游停车场。
从2008年开始,佛爷山景区一边开发建设,一边接待游客,并恢复了四月初八古庙会。至今,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到佛爷山观会赏景,游客由最初的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0余万人。
以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杠杆。该县牢固树立“以文化旅游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理念,从旅游资源加工、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形象策划、旅游组织创新、旅游经营整合、旅游区域合作8方面构成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近年来,该县民间旅游节日渐兴起。今年4月25日,唐兴镇城内村举办的首届城内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城内村深挖唐晋文化内涵,发展民俗旅游,当日,背杆“抬阁”、花轿娘娘、翼城花鼓……传统民俗表演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短短6天时间,活动参观游客累计近10万人次,成为该县文物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胆尝试。
自去年筹备文化节以来,城内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启动省南十字街保护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恢复重建厚土圣母庙和兴修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村又以文化节为依托,争取政府资金和吸引企业家投资3300余万元,将完成省南十字街保护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恢复兴建古城东大门、西大门、北大门,修缮和重建明清一条街……这个仅有2000余人的小村坊唱响文化旅游“大戏”,为村民增添了致富新路子,充分展示了全县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展现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资源消耗少、投资回报多、生机活力强的优势产业的广阔前景。
“我们应该把旅游产业放在怎样的位置?”2012年初上任伊始,李建党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依托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旅游事业做大做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把景区做特、把机制做活、把环境做美、把服务做细、把品牌做响、把发展做大,面对新形势,翼城的回答铿锵有力!(记者 杨萍 李卫红)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洪洞万圣寺 沧桑舍利塔
下一篇: “脱光游”走俏 “双十一”期待美丽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