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全景
地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攀岩基地、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全国最令人神往的旅游景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200强、山西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山西省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整个旅游区绵延百里,面积约10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4.9%,由五指峡、王莽峡、龙泉峡三条主峡组成,串联真泽宫名胜游览区、紫团洞风景游览区、云盖寺名胜游览区和女娲洞风景游览区四大景区,有黑龙潭、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十八盘、阁老陵、真泽宫、紫团洞、羊肠坂、万佛山、猫嵝、天桥、女娲洞等10余个景点,涉及景观400余处。景区内壁立千仞的幽深峡谷,郁郁葱葱的莽莽林海,雄奇壮观的悬泉飞瀑,妙趣横生的岩溶桥洞,气势恢弘的古寺庙宇,千奇百怪的奇岩异石,北方罕见的红豆杉林,华北最大的天然石桥,无不引人入胜。被赞誉为集雄奇险幽于一体、融南北风光于一身的“世界奇峡”、“人间天堂”、“蓬莱仙境”、“天然氧吧”。
据专家考证,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约于1.3—1.7亿年前为浅海区域。由于剧烈的地壳变动,板块挤压,地形隆裂,成为世所罕见的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衔接区。后经亿万年冲刷风化,形成今天的高断深谷。因地质有别,变化不一,三条峡谷各秉奇姿,各具特色。五指峡奇山异峰,连绵不断,秀树丽林,紫气氤氲,流水潺潺,曲折蜿蜒,奇岩怪石,惟妙惟肖。王莽峡绝壁对峙,高断幽深,曲折迂回,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龙泉峡海拔低、峡面宽、支峡多、水源旺、岩层丰富,集幽谷、奇山、丽水、瀑布、湖潭、溶洞于一峡。徜徉在太行山大峡谷中,峡峡幽美壮观,处处诗情画意,朝夕流光溢彩,四时景象万千。正如一首词中写道:“春夏花波绿浪,秋妆彩,冬裹银衫……四季比嫣仙”。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无景不新、无峰不奇、无谷不险、无洞不幽、无色不美,而且园内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余种,尤其是享誉全国的唐宋时期八大皇宫贡品之一的“紫团参”,更以其质地之优、营养价值之高而闻名于世,古有“人参最佳长白山,党参最优紫团山”之说。特别是亚热带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更增添了太行山大峡谷“得天地之造化,聚日月之精华”之灵气。
同时,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留下了魏武帝曹操、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赵光义、诗人元好问、韦庄、军事家于谦、地理学家徐霞客等帝王名人的点点足迹,回响着王莽赶刘秀、曹操讨高干、李兵灭隋、李存孝打虎、杨六郎抗辽等优美传说。沧桑多变的地质地貌、奇特美丽的自然风光加上源远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加增添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神奇魅力。
近年来,壶关县委、县政府为使这一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围绕市委书记田喜荣“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总体规划,创新开发经营机制,加快旅游资源整合,逐步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门票的旅游运行机制,努力打造长治市旅游品牌基地、争创全国一流、世界有名的AAAAA级精品旅游区,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同时,通过举办太行山大峡谷画展、太行山大峡谷摄影展和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赛等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大大提高了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美誉度。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向它走近,与它亲近……
万佛山云起
流水潺潺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古城公园:花团锦簇迎国庆
下一篇: 中秋出游寥寥 全力备战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