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经济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现状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等基本情况;进一步健全了我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全市电子化普查区图的绘制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普查获得了大量常规统计所缺乏的基础性资料,填补了日常统计的“空白”,为统计服务临汾科学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是修订了主要总量指标
与调整GDP相对应,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为2628.57万吨标准煤,比已公布的初步数据增加3.27%。同时按照通行做法对2005-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也做了相应修订,根据修订后的能源消费数据和GDP数据,2008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 6.29 %。
二是查清了主要总量指标
全市企业法人单位9983个。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1327个;私营企业7428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个;外商投资企业15个。
全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为86.18万人。其中,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3.24万人;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人员22.94万人。
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426.09亿元,资产总额为2786.27亿元。
此外,还取得了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负债、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要产品产量等指标的总量。
三是查清了主要经济结构
在全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占47.99%,第三产业占52.01%。人数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制造业占22.7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17.68%,采矿业占14.99%,教育占9.71%,建筑业占8.87%。
全市第二、三产业的企业法人资产中,国有企业占13.63%;集体企业占15.27%;有限责任公司占31.4%,股份有限公司占17.47%;私营企业占17.25%。
全市第二、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20.53%,集体资本占2.8%,法人资本占18.1%,个人资本占57.04%,港、澳、台资本占1.21%,外商资本占0.33%。
上述指标及其他总量指标都可以计算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地区结构等。
四是查清了能源生产消耗总量和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27个,其中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12个,占4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2404人,比2004年增加882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94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为76437万元,比2004年增长56.0%;其中经常费投入73003万元,比2004年增长66.9%;科研基建投入3434万元,比2004年增长12.9%;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27854万元,比2004年增长2倍,新产品开发投入44486万元,比2004年增长1.4倍。
本次普查还查清了水消费,信息化状况,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技术等级,企业控股情况、隶属关系、开业时间等。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市统计局将以第二、三产业总体情况,第二产业情况,第三产业情况分三期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同时,着手编印《临汾经济普查年鉴》,对全部经济普查资料进行深入系统的开发研究,并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和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向社会公布更详细的普查结果,充分发挥经济普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
来源:临汾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 付基恒】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雪中沧桑玉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