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水利部门累计完成春浇面积36.62万亩

2016-03-12 09:41: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实干谋发展 惠民谱新篇

——全市水利系统“冬季行动”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去冬以来,临汾市水利部门以“抓在建、促竣工,抓前期、促开工”为目标和抓手,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节奏,坚持精准发力、实处着力、持续用力,把冬闲变冬忙,全面打响了水利“冬季行动”攻坚战。截至目前,水利建设战果丰硕,2015年度任务目标全面或超额完成,2016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充分发挥了“稳增长、惠民生”的基础保障作用。

  提前介入 项目前期抓早抓快

  水利要发展,前期是关键。冬季行动期间,全市水利部门一改过去重建设、轻前期的弊习,把项目前期工作作为加快水利发展的先行保障,坚持抓早、抓快,为水利项目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早抓项目储备。结合“十三五”水利规划和2016年度计划,坚持择优遴选、合理排序、全局考虑、统筹谋划,及早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水利项目库,梳理出中短期项目储备清单,着力打造集中连片,上规模、上档次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增强水利发展后劲。二是快抓项目前期。围绕农田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水库更新建设等重点,积极与财政、发改等部门对接,跟踪项目申请和批复等工作,认真研究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制定严密工作计划,及时督导跟进,确保前期工作有序进行。截至目前,2016年度实施的7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审批工作已基本完成,3月下旬陆续开工;蒲县刁口水库、尧都区仙洞沟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招标公告已发布,汾西北掌水库初步设计已经批复,近期将完成招标等工作,接下来便可全力冲刺年度目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016年坝滩联治工程、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为全面完成2016年度水利工作任务指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劲发力 在建工程提质提速

  治水强基,兴水惠民没有冬天。岁末年初,寒冬腊月,水利建设的热潮融化了坚冰。一是重大水利工程全力攻坚。中部引黄、禹门口东扩等大水网涉临骨干工程开足马力,全力攻坚;全市重点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沁入浮工程采取“白加黑、5+2”等工作方式,人停机不歇、节假日不停工,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已经完成支洞开挖支护442米,隧洞开挖支护1910米。二是水库更新建设快速推进。蒲县四沟水库已于2月份全面复工,预计可在4月底完成大坝坝体封顶;尧都区仙洞沟水库工程正全力推进基坑齿槽及垫层混凝土浇筑工作,预计4月坝体可加高6米,完成“冬季行动”任务目标。三是农田灌溉工程马不停蹄。禹门口东扩襄汾渠系配套工程和尧都区洰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经过春节短暂休整,马上也投入了春季攻势,全力加快了工程进度,预计4月份,禹门口东扩襄汾渠系配套工程可实现防渗渠道基础填埋150公里,尧都区洰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冬季实施渠道土方开挖工程可实现渠道混凝土防渗4公里。

  未雨绸缪 抗旱扩浇如火如荼

  去冬今春,雨雪偏少,旱情不容乐观。我市水利部门把全力以赴抗旱扩浇作为“冬季行动”的重要内容,超前部署,科学调度,打响了一场保冬小麦、保春耕生产的抗旱扩浇攻坚战。一是利用冬歇期组织对泵站提水设备进行维修、配套,对供水线路、水泵设备、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检修,做好春浇准备工作。二是在保证冬小麦产区各县(市、区)及水利工程水库及其他水利设施安全的前提下,以抗旱春浇为目标,以“冬季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种蓄、引水设施作用,千方百计增加灌溉蓄水量,为春浇活动准备水源。三是冬歇期间督促各有关水管单位抓紧对旱损、水毁的部分水利设施进行维修配套,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尽早展开抗旱春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抗旱效益。四是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抗旱一线,利用小泉小水、城市污水及煤矿废水等小水源,开动流动机组,大力开展抗旱扩浇;开展水利设施维修配套,为群众抗旱提供售、修、租、浇等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村水利抗旱设施正常运行。截至3月8日,全市中型水库共蓄水4544万立方米,开动万亩自流灌区10处,大中型泵站灌区10处,小型水利工程32处,小型高灌站开动56处,农用机井开动3725眼,累计完成春浇面积36.62万亩。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