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交 口

2013-11-27 11:2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个溽暑难耐的日子,刚到隰县下榻处,县纪委书记王山便邀我去交口,游云梦山、看千佛洞。王山书记原来与我是同事,我知道他一向不愿意游玩,这回难得他有如此雅兴,我岂能拒绝。

那日上午9时,王山料理完手头的工作,陪我驱车前往。路程不远,10时许便来到云梦山脚下,因山民们修建房屋阻挡了道路,我们只好弃车徒步而行。大约走了1公里山路,人已投入山谷绿林之中,一阵阵清爽之气袭来,顿觉心情舒畅。静心倾听,路旁的泉水不时发出叮咚之声,林间的鸟儿争相鸣叫;举目四望,满坡灌木丛生,山顶树木成林,整座山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我由衷感叹:想不到交口境内竟有如此去处!

山腰处大断崖下随山势建有庙宇、凿有石洞,远远望去,疏密有致,可上山却没有像样的路,只有山坡上一条迷津似的小径弯弯曲曲地延伸到半山腰。喜爱爬山的我,身轻如燕地走在最前面,把同伴们甩在了身后。到了尽头,我没有怎么出汗,王山书记、宁良杰科长却汗流浃背。稍稍休息,我们便参观了天王殿、三清观、玉皇庙、财神庙、水母娘娘庙、五神老泉庙等。庙形大小不同,建筑风格各异,寺内有局部残留壁画。寺庙最早建于何年代,已不可考。从现有的碑文记载中,我了解到汉唐以来亦有修建,方知始建较早。

曾经来过的王山书记,指着山的左斜上方一处大壑口对我说,那里古称“龙泉”。盛夏之日,一股碗口粗的泉水从山顶飞流直下,在空中化作无数水珠,如水布珠帘挂在天然石窑门上;严冬之季,滴瀑成冰,形成冰塔,恰似珍珠倒卷帘,冰塔最高时与山顶出水口连结达20余米,令游人叹为观止。我顺着王山书记的手望去,果然发现有一股细细的水流,从壑口处涌出,犹如一根银白色的丝线垂落下来。

沿着用木板搭就的栈道,我一步一步地挪动着来到一个偌大的石洞内,这里气候凉爽,另是一番天地。一位姓呼的老者向我介绍,传说王禅和吕祖曾相弈于此,山崖上有一个石桌,那是王禅老祖和吕洞宾下棋的棋盘。他还说,大雄宝殿内有一山洞,深不可测,洞内有一条河,据说是吕洞宾进洞的通道。听了云梦山美丽的传说,我对这里更产生了好感。

下了云梦山,我又来到千佛洞。该洞紧傍公路,系元代建筑,依山凿洞。山门有一副对联:“因有果果有因有果种结什果,佛即心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我反复默读,暗暗称奇。寺院小巧玲珑,分三进,高低层叠,座西向东,殿宇巍峨,山静鸟啼。洞内石壁上刻有1055尊石佛,标立满窟,雕镂一致,佛像既威严又慈祥,真可谓“千佛演经满排洞,万仙斗法飞三界”。据说,若洞内千佛如淋浴的水仙,便是天将降雨,久之,当地老百姓就以石洞千佛的干湿判断天气变化。我用手摸遍石佛,每尊佛身均是湿漉漉的。

出了洞,我抬头一望,天空浓云密布,看样子就要下雨了。我匆忙走出千佛洞,踏上了归途。这时,天上飘起了雨丝,我更加称奇:真是应了千佛洞的传说啊!

午时,我们返回隰县。人虽离开交口,可我的思绪仍旧驰骋在交口那片土地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像交口这样的小城就有两处名胜古迹,足见山西素以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众多而著称,的确是名不虚传。交口的名胜虽然名气不大,却依然似一颗小小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昭示着历史的悠久和文明的富足,与其饮誉遐迩的名胜之地一起,折射着华夏文明摇篮的独特风采!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壮哉,红一连

下一篇: 走 近 石 祥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