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 祭 外 婆

2013-11-27 15:4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节,天气和我的心情一样,潮湿得能拧出水来。夜暮降临后,我悄悄地来到郊外的一个十字路口,打扫出一片净地,点燃起一堆纸钱,朝着老家的方向双膝跪在地上,泪水像春天的小雨朦胧了双眼。望着呼呼上窜的火苗,我口中不住地念叨着:“外婆,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祭奠您,如若您泉下有知的话,就收下外孙孝敬的这些纸钱吧……”

外婆是母亲的继母。但外婆对母亲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亲,对我更是疼爱有加,关怀倍至。听母亲说,外婆的命很苦。6岁那年,外婆的父亲就离她母女二人而去了,外婆的母亲便靠着给地主洗衣、做饭、奶孩子来维持生活。母女俩相依为命了3年,外婆的母亲就得了一场大病离开了人间。临死前,为了让外婆有一条活路,只好把9岁的外婆卖给一家富户当童养媳。外婆在当童养媳的日子里,吃剩饭、干重活,还时常挨打挨骂,受尽了折磨。12岁时,外婆的“小丈夫”因出天花夭折了。“夫”家视外婆为“丧门星”,把外婆赶出家门。流落街头的外婆迫于生计,来到一家饭馆当使唤丫头。外婆被老板当作大人使唤,每天披星戴月地忙活。老板娘特别狠毒,稍不如意,非打即骂。外婆的身上,处处都留下了累累疤痕。这是外婆那段艰难生活的见证啊!

18岁那年,狠心的老板娘又把外婆卖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商人为妻。商人心底善良,对外婆也很好,虽然生活清贫一些,但两个人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勤俭持家,还能顾住温饱,外婆感到十分满足。有了两个儿子后,外婆天天都是乐呵呵地四处奔波着找活干,日子过得还算勉强。谁知,命运却和外婆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丈夫突患重病,仅一夜时间便撒手西去。外婆悲痛欲绝,但为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她坚强地支撑着这个残破的家,艰难度日。两个儿子刚刚长大,抗日战争便爆发了。为了保家卫国,深明大义的外婆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不到两年,一位老乡就给外婆捎来了口信,说两个儿子在一次阻击战中壮烈牺牲。闻听噩耗,外婆心如刀搅,声泪俱下。惟一的希望破灭了,她万念俱灰,几次意欲轻生,均被人发现劝阻。孤苦伶仃的外婆,每日以泪洗面。后来,经人撮合,外婆与外公组成了家庭。直到那时,外婆才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母亲在对我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我不敢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也无法想象,外婆是怎样以其瘦弱之躯,从一次次致命打击中挺过来的。

我小的时候,最爱住外婆家。尽管她的脾气不好,调皮捣蛋的我,常挨外婆的吵骂,但她从来没有打过我。那年头,年景不好,生活困难,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省下来给我吃。寒冬腊月里,外婆经常要在夜里为我浆洗玩脏的衣服,再点燃一堆柴火,烤干衣服。她手上冻裂的口子直往外渗血,可外婆从来不说什么,我看在眼里,却疼在心里,以后再和小伙伴玩时,尽量不弄脏衣服。外婆知道后,一个劲地夸奖我是个既懂事,又孝顺的孩子。住外婆家的日子里,使我充分地体验到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60年代初,我考上了高小。那年秋天,外公也病故了。学校离我家仅1公里,离外婆家3公里,每天下午放学后,我都是舍近求远,直奔外婆家。我是想多陪陪孤寂的外婆啊,几乎每天我都能看见外婆准时地立于街口等我归来。记得有一天,我突然发起了高烧,村里没医生,舅父舅母又不在家,70多岁的外婆就掂着一双小脚往2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奔去。买药回来的路上,因天黑外婆不慎扭伤了脚,她忍着疼痛硬是一步一步地挪回了家。我服下药安稳地睡去了,外婆却围着被子守护了我一夜。当我看到外婆的脚脖子肿得碗口那么粗时,眼泪忍不住地掉了下来。而外婆摸着我的头,高兴地笑着说:“烧退了,这下就好了。”那笑容是世界上最慈祥、最灿烂的笑容,是倾注整个身心后特有的笑容。

当兵后,我6年没有回家,可对外婆的牵挂无时无刻不缠绕于我的心头。1976年7月,我回乡探亲。母亲说,外婆因两个亲生儿子均是烈士,已被接进相距30余公里的邯郸地区邱县敬老院。我立即借了辆自行车,驮着母亲,顶着似火骄阳,赶到敬老院。此时的外婆已是年愈9旬了,耳朵背了,双目也失明了。当外婆得知是日思夜想的外孙来看她时,紧紧地把我拥入怀中,老泪纵横,久久不肯松开。我看到,敬老院窗明几净,服务人员伺候得周到细致,外婆很高兴、很满足,我的心里也有了些许慰藉。后来,母亲来信告知我,那次我走后,外婆哭了好几天,这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那次与外婆相见竟成了诀别。当我第二次探家时,外婆已病故半年了。我埋怨母亲为啥不拍个电报,好让我最后送外婆一程。母亲流着眼泪说,是外婆不让告诉我,说我在部队工作忙。外婆的通达使我很受感动。看着外婆的遗像,想起我终究没能在外婆病榻前,端一口水,喂一口饭;想起外婆对我的关爱、呵护;想起外婆的苦难身世,我的眼泪如断珠般垂下。

外婆离开我虽然已有23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她那坚毅刚强的性格,给了我许多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战胜挫折的勇气。

凝望着老家的方向,我默默地祈祷:外婆啊!倘若有来生,我愿您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最幸运的人。

(原载临汾日报)农村版2000年3月25日,《临汾声屏》副刊2001年4月2日,《山西日报》时尚周末2001年4月6日)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阳 阳

下一篇: 谒 见 结 义 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