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

2013-11-29 10:1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中国各阶层人民坚决抗击侵略,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来侵略最光彩夺目的篇章。

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傅作义将军在抗日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受到中国人民和共产党的肯定和赞扬。

1974年傅作义在北京逝世,追悼会由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副主席在悼词中说:傅作义先生“1933年和1936年曾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1937年参加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是叶剑英副主席代表中国共产党对傅作义英勇抗日的盖棺定论。

“九一八”事变,我东北三省在短短三个月即沦陷敌手,紧接着热河失守,绥远一下子就被推到第一线。对此,傅将军痛恨之极,在绥远向所属部队全体官兵进行了抗日动员,响亮提出“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并规定,部队早晚点名后,齐声高呼“誓保国土,以尽责任,不惜牺牲,以雪耻辱”。同时,专就对日作战的战术开展战前大练兵。在劈刺教练时绑的草人上面都写有日本侵略者将领的名字,官兵均以愤怒的喊杀声对着敌人的胸膛猛刺;练习实弹射击时靶子上都画有日本军官的画像,把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日本侵略者;举行各种攻防战斗演习时,完全以日本侵略者为假设敌人;针对日本惯用的战术,拟定各种情况举行演习。以此种种练兵方式,激发官兵同仇敌忾和誓死抗日的情绪。除此之外,傅作义将军给部队讲话时经常说:“日本军国主义是我们的死敌,必须坚决抗日,只有坚决消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才能保卫祖国。为了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必须加强各种实战战术的训炼,每个官兵必须练就枪不虚发、弹不空投的精良技能。并要有随时开赴抗日前线的思想准备。各部队几乎每天都要全副武装进行一次几十里急行军强化训练,并着重加强射击,投弹和刺杀训练。这些做法,对提高和坚定全军将士抗日的信心、做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技术准备,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933年2月, 傅作义就任国民党第7集团军总指挥,所辖三个军。同年,日军侵占热河。接着,它的魔爪又伸向我长城冷口、古北口、喜峰口,严重威胁到古都北平。傅作义将军主动要求率部抵抗侵略。3月初,部队开往张家口,先头部队开抵多伦抗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为了加强北平于密云之间的防务,于4月13日急调傅作义部队开往昌平一带增防。傅将军奉令后,即令第7集团军第59军各部迅速集结向昌平开发。傅部军纪严明,秋毫不犯,军民关系特别融洽,同仇敌忾,士气非常高涨。当傅部调离察省驻地时,驻地百姓依恋不舍,民间即有“傅军来,民心安,傅军去,我何赖”的说法。张家口距昌平200余里,而部队又散驻在察哈尔省各县乡,但自下达命令后,仅用了20个小时,傅部抵达昌平附近集结待命。傅作义到北平分会报到时,何应钦正在作战地图前急得团团转,问部队现在什么方位,傅说 :我的部队现已到昌平集结待命,何应钦对傅部行动神速感到十分惊异,深为赞许的说 :“如非部队训练有素,是难做到这一点的”。

14日夜晚,傅部奉命到怀柔以西牛栏山一带,并在平古大道怀柔以西北高地经石厂、高各店之线占领阵地,构筑工事,阻击来犯之敌。即将全军三个旅全部布置于这两条战线上。

兵不厌诈。为了迷惑敌人,傅把军团指挥部秘密设于小汤山东北的萧家村,然后又在小汤山公园内设了一个指挥部,并在公园的大门上挂有第7集团军的牌子,里边住有联络人员,接待各方前来慰劳人员。以此来混淆敌人耳目。

傅作义将军为了能够以武器装备劣势的我军,战胜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除了在战术及战斗方法上强调“近战狠打”之外。他还认为与日作战,必须采取“七分用土(用土构筑工事)三分用枪弹”的战术,才能抵抗住日军的飞机、大炮的威胁,减少战斗的伤亡。于是,他亲自率领参谋人员到前线侦察地形,指导部队构筑便于消灭敌人而保护自己的各种防御工事。连夜制成图样印发各部队,限令二十天完成。此次构筑工事,各团营连阵地均为三线纵深配备。在阵地前沿挖有四尺深的外壕两道;外壕外又埋设有固定地雷及活动地雷,以阻击敌坦克车的冲击;每一连阵地均分上下两层,在阵地上筑有各种掩体,掩体上筑有坚固的掩蔽部、指挥所、监视所、绷带所、通讯所、弹药库以及厕所等。并用木材和覆土加以伪装,使敌侦察机不易发现。在前后各道阵地上复以交通壕,纵横连接,前后左右贯通,四通八达,变化无穷,傅作义将军称此阵为“迷魂阵”。傅军有了这样坚固的阵地,既不怕敌人的飞机炸、坦克冲、大炮轰,毁了一层还有一层;即使一角炸坏了也无碍全部。由于伪装得好,敌人走到跟前也不易发现。战士们感概地说:“我们总司令计划得真好,有了这样铜墙铁壁的工事,日本鬼子有多少飞机、大炮也把我们奈何不了;敌人由那里进来,我们就把他消灭在那里;敌人来多少,我们就消灭他多少。”

在工事的构筑中,每个官兵都遵照傅作义“作工多流汗,作战少流血”的指示精神,把做工事看作同敌人战斗一样重要,不分昼夜地拼命施工。当地民众为了协助和支援部队抗日,不仅出工具,献材料,而且支援了万余名的劳力,为提前完成工事的构筑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抗日救国不仅是军队的责任,也是全国同胞的一致要求。

傅作义率第7集团军的59军,自5月14日夜间奉命调往怀柔以西,18、19两日与日军有小的接触。20日,日军飞机10余架飞入傅军阵地上空盘旋侦察,投弹10余枚。因傅军工事坚固,仅伤民夫一人。21、22两日双方无大接触。这次来犯之敌,为日军在密云第8师团西义一部。

23日4时许,日军第8师团的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的福田支队,附坦克10余辆,野炮10余门,山炮10余门,并与飞机10架,大举向傅部218旅、210旅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两旅前沿阵地虽各仅有一个连的兵力,但他们斗志昂扬,抱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激战至上午7时傅军损失严重。董其武436团第10连,全连仅剩下张惠源连长及士兵数人。敌军也伤亡惨重,卒将傅军前沿阵地占领。

紧接着,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傅军前沿阵地又发动了新的一轮进攻,十多架飞机沿着傅军前沿阵地轮番扫射、轰炸。投下炸弹、炮弹3000余枚。整个阵地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尘土飞扬。敌人炮火虽然猛烈,但由于傅军工事修得好,仅受伤数人,傅军阵地岿然不动。敌人一次次的猛烈进攻均被击退。这时董其武团长集中全团冲锋枪及优秀射手射击敌人主攻方面的第一线,并预先埋设活动地雷及集束手榴弹于战壕之前,使敌坦克一接近我军外壕即遭炸毁。当敌步兵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进攻时,傅军官兵凭借坚固工事,旺盛士气,沉着应战,一枪不发,但等敌人接近有效射程范围,伏枪、伏炮、手榴弹齐发。敌猝不及防,纷纷饮弹倒地,傅军阵前敌尸累累。但傅军伤亡也很重,有的连队伤亡竟达三分之一。有的战士英勇无比,第11连班长杨根胜,双腿被敌机炸断,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救护队抬他下火线,他坚定地说:“打敌人要紧,不要送我下火线”。有的士兵子弹打光跳出战壕与敌人肉搏;有的弹尽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穷凶极恶的日军尽管发动多次猛烈的进攻,但傅军阵地依然稳如泰山。

日军在董其武团前沿阵地久攻不下,只好改变主攻方向。正午12时,日军在铃木旅团长的亲自指挥下,以飞机6架、大炮10余门为掩护,向傅部210旅左翼薄鑫团发起猛攻。傅军英勇顽强应战,运用重机枪、炮兵零线子母弹和手榴弹的远近射击阻杀敌人,毙敌甚多。

正当敌我酣战之际,敌骑兵72 联队,突然由长园堡附近渡河,向210旅后方口头村进行迂回。傅部薄鑫团第一营营长曾子谦即率该营迎头痛击,战斗甚为激烈,该营第一连损失惨重,连长魏振海阵亡,营长曾子谦负伤。此时210旅张成义团战斗方烈,而薄鑫团又被围攻甚急。傅军炮兵一连官兵,不畏牺牲,由掩体内拉出山炮数门,用零线子母弹,向敌猛烈射击,毙伤日军甚多,傅守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终因敌众我寡,茶乌村阵地被敌攻占,战况危机万分,叶旅长向傅作义将军请求增援。

傅作义将军接到报告后,认为如果怀柔以西平古大道两侧高地一旦有失,敌军就可长驱直入,一举而攻陷北平。为确保文化古都的安全,怀柔以西的阵地必须死守到底,即便是战斗至最后一个人,也不能使阵地失陷。傅将军随即亲自打电话命令210旅421团孙兰峰团长:“即刻率领该团跑步向210旅阵地前进,迅速支援该旅,击毁正面强敌,夺回已失阵地”。傅将军打完电话,即带参谋人员等乘汽车即赶到孙团,拟亲自率该团到第一线指挥作战,收回失地。经再三劝阻,傅方于旅指挥所坐镇指挥。并给孙兰峰团官兵作了简短的战地讲话,鼓励官兵奋勇杀敌。孙兰峰亲率该团跑步赶到210旅阵地左后方的苏家口,向迂回该旅之敌进行猛烈的还击,实行逆袭,一举将敌击溃,并向溃敌追击。

当孙团跑步向敌急进时,被敌骑兵72 联队发现,敌骑兵当即冲了过来,妄图一举冲垮傅军。此时,孙兰峰团长命令重机枪连:“迅速占领前方高地,集中火力射击向我冲锋之敌骑兵,掩护部队前进。将敌骑兵击退后,仍随团部跟进。”又令正从身边经过的该团第10连连长:“即率该连占领左前方300米处森林地带,对向我冲锋的敌骑兵实行伏击。将敌击退后仍归还该营建制。”并令第一营刘景新营长:“勿顾敌骑兵之袭扰,迅速占领苏家口附近有利地形,向当面之敌迎头痛击”。

孙兰峰团长刚布置完毕,敌骑兵72 联队的一部,便乘马持刀向傅军冲来,敌原想乘傅军不备,利用骑兵一下将孙团冲乱,击毁我增援部队。未料我已先敌一招,将伏兵埋好。当敌骑兵向我冲锋时,突遭重机枪连集中火力扫射,同时傅军第10连也以步枪冲锋枪向敌侧背进行猛烈伏击,敌骑兵纷纷饮弹落马,毙伤甚多。敌骑兵发现中了傅军埋伏,袭击不成,调转马头向原方向逃窜。这时孙团刘营已顺利进至苏家口村附近,向敌展开攻击。孙兰峰团长和叶启杰旅长将敌情研究后,即亲到第一线指挥全团向当面之敌实行逆袭,战斗至为激烈。为了争夺茶乌村据点(原叶旅指挥所)孙团于敌拼死搏斗,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达三次之多。最后仍被傅军牢牢占领

傅作义将军这时认为,当面之敌虽被我军击退,但敌人决不会甘心,必将全力再犯。而薄团损伤过重,已再无力坚守阵地。遂命令孙兰峰团归叶启杰旅长指挥,接替薄团防地。这时孙兰峰建议: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与其待敌明日来犯再战,不如今晚由我团选拔奋勇队500余人,出敌不意,向敌指挥中心实行夜袭,给敌以致命打击。傅作义将军认为:夜战是我军的长项,利用夜间袭击敌人,比白天同敌人作战对我军更有利,同意这一行动。孙兰峰即从全团官兵中挑选奋勇队500余人,并将全团冲锋枪集中起来,归刘景新营长率领,由孙兰峰团长亲自指挥,直捣敌指挥中心。就在傅作义将军慷慨激昂向500余勇士发表动员令时,突然接到总指挥部转来北平军分会何应钦的命令,令全军即刻停战,向高丽营撤退集结。傅将军极其愤怒地提出:“只有日方先撒,我们才能后撒,否则,我军决不后撒。”后来,经过交涉,决定双方同时后撒,傅作义将军才忿然下令撤兵,全体将士更是满怀气愤。当时,傅将军的秘书满怀愤怒的心情写下这样的诗句:“塘沽协定事堪伤,自拆樊篱引虎狼,死战怀柔坚不退,放到最后一声枪。”

傅作义指挥怀柔抗日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大报纸刊物竞相均以大字标题登载报道。天津《大公报》以“以血肉当敌利器,傅部空前大牺牲;肉搏千多次,使敌失所长;沙场战士血,死也重泰山……”赞誉鼓励傅部抗日将士。

就连日本国内的《朝日新闻》,无不感叹的登载有这样一段新闻:“战地离北平城只有六十华里,如不是傅作义军的精锐部队阻击我军,日军早已进北平城了。”

长城抗战结束后,全国抗日救国后援会,全国及海外各阶层群众代表纷纷来到北平,慰劳59军。当时赠给战士的毛巾上印着:“保我疆土”,“第五十九军抗日纪念”等字;赠给各旅、团、营及军部的锦旗上绣五彩菊花,异常壮观。锦旗上的题词有:“为国干成”“气壮山河”“民族精神”“战史流芳”等等。给了官兵莫大的鼓舞

傅作义将军则认为此役未能全歼敌军,即行撤退,深以为憾。而阻击了敌军前进,也皆赖全军官兵奋勇牺牲,战地同胞的大力支援。由于作战中当地民众的损失颇重,傅将军特从慰问金中提出一部分,分发给出力民众,并救济难民。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主政绥远

下一篇: 拉开全面抗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