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种态度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35岁的郭峰,是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吉县盛平煤业机电科的一名员工,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他除了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外,还向工友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追求安全生产、争做“安全标兵”的经验。
“我认为安全是一种态度,从事煤炭生产行业的人,首先要有一个态度,因为没有人会24小时盯着你去工作,自查自检中,如果你偷懒、疏忽、不当回事,那就是态度问题,是自身的问题。”郭峰说。
近期,郭峰准备给一些刚刚入职的员工上一堂安全生产课,结合自己曾经发现的安全隐患,举一反三,讲给他们听,希望每一个新员工能够保持追求安全生产的态度。
记者 杨全
安全是一份牵挂
每晚10时左右,市区出租车司机王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在他看来,安全出车不仅仅是职业需要,更是亲人的一句叮嘱,一份牵挂。
王原今年47岁,从事出租车驾驶5年,虽不算是“老的哥”,却对“安全”这两个字有着自己的看法。5年前,刚成为一名出租车驾驶员的王原,感觉工作非常简单,出车时很喜欢一边驾驶一边微信聊天。在他看来,这样两不耽误,何乐而不为。但他的女儿却反对他这样做,每天一个电话,叮嘱他开车时不要聊微信。
一开始,王原并不当回事,敷衍女儿,照旧边开车边聊天。可有一次,因为聊天,没听到车外传来的喊声,他开着车压了一辆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原来,当时这里出了一起小事故,一辆自行车连人带车被另一辆汽车撞倒在地,好在骑自行车的人已经先行离去就医,自行车暂时没有挪动。就在那时,他开车过来,围观者大声提醒,他却没有听到……
如今,王原彻底“戒掉”了开车聊微信的习惯,专注于安全出行。
本报记者
安全是一个习惯
今年31岁的张庞霏,是隰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和他的班组负责着三条35千伏线路的巡视巡检工作,因为这些线路都是跨林区线路,巡视路线多是山路,有些路段,车辆无法通行,需要徒步行进。
在大山深处,张庞霏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麻烦”,鞋带被树枝勾住,脚下突然出现一个地洞,有时候甚至还会遇见蛇。这些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危险的“小麻烦”,在他看来,却是一个个可能会危及生命的安全隐患。
“作为一名线路巡视员,要先学会保护自己。”说这句话的人,是张庞霏的前辈,曾经根本不把那些“小麻烦”当回事的张庞霏,就因为前辈的这句话,让他重新重视起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也慢慢养成了事事小心的习惯。“‘安全生产月’期间,公司有很多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但是我最想说的,还是那位前辈对我说过的这句话,先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保证安全生产。”张庞霏说。
本报记者
安全是一句祝福
六月的临汾,一天比一天热,可解放路办事处安监站站长曾庆中却一个劲地往外跑。
“你好,这个月是‘安全生产月’,我们有一些安全宣传单,需要贴在咱们店里,你们也多看一看,提高警惕,注意日常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在解放路一家手机销售店内,曾庆中将一张安全宣传海报贴在店中最显眼的地方。临出门时,他还送上了一句祝福:“祝你们每天都平安!”
类似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曾庆中组织了街道办各社区的安全员,挨街挨店,送去了安全宣传单,也送去了祝福。他说,安全就是一种祝福,平平安安才是福,这些做生意的哪个不想自家的小店红红火火,平平安安。所以,他把送上安全祝福,也当成了街道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的一个小任务,送上真挚祝福,宣传安全理念!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