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7月份的天气酷暑难耐,在位于侯马市大运高速引线宋郭村段的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临汾分公司侯马油库内一群工人正在忙碌着油库改造作业。
据了解,中石油侯马油库始建于2003年3月,于2004年2月投产,库区分储罐区、公路装卸车区、铁路卸车区、行政及辅助作业区四部分。目前,油库有储罐8座,其中4座4500m3拱顶柴油罐,4座3000m3内浮顶汽油罐,另有15m3常压扫仓罐,油品入库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出库则以公路为主。
“根据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做好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市应急管理局对危化品企业全面做好防范工作的指示,今年对侯马油库乙醇调和项目进行改造,改造后将全面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油库主任李天武说,此次改造从6月10日开始,预计国庆节前完工,改造工期约100天,为了保障周边地区的成品油供应,油库在正常收发油作业的同时进行改造,安全、保供、工程质量三者一点都不能松懈。
据悉,中石油侯马油库乙醇汽油改造将原有的其中一座3000m3汽油储罐改为乙醇储罐,增加了铁路与公路卸乙醇泵及相应管线,同时,公路发油系统增加乙醇在线调合,并新建2座1600m3消防水罐及变压器增容等配套工程,此次乙醇汽油改造的同时将对安保设施进行升级,完善储罐液位计量及紧急联锁自动控制系统,新增了23套铁路安全系挂架,更换了23套铁路卸油鹤管配套阀门,并增设止回阀,公路装卸区地面硬化等。
为确保改造安全进行,侯马市应急管理局多次前来指导,提出具体要求。“成品油库改造属一级爆炸危险环境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做好施工安全,质量管理责任重于泰山。”施工方哈尔滨天源石化项目经理马世政说,在项目施工中及时、完整、有效地抓好油库改造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控制是创建优质优良工程的根本,是给业主最好的回报。
“这会儿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施工中你们要打起精神,注意安全。”施工安全员刘强向工友提醒着,说完他拿起空气检测仪走向库区进行检测,“持续高温的天气容易出现滴、漏、撒、冒等现象,会形成易燃有害的油蒸气,尤其是每天的高温时段,由于操作不当,油品极易挥发成油蒸气迅速地在油站聚集,非常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的可能,杜绝安全隐患要靠科技手段,更要靠日常管理。”
“施工中,我们狠抓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了油库改造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杜绝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施工经理于胜平说,本次改造对油库是一个全新升级,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了整合,将原来各个系统单独运行升级至所有系统集成运行,整合后的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连锁报警,增加了系统报警装置,通过技术的更新,替代了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在改造中,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制订了进度统筹计划,精准每个工艺的时间节点,每日查看进度、每周召开进度会“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发油时做新罐区改造作业,发油完毕后,现场监护、油库主任、监理、安全部门等会签单位查看动电、动火等特殊作业达到安全要求后签发作业票,在销售高峰期,采取白天保供、晚上施工的方式,确保施工按进度进行。
“此次改造完成后,将把乙醇汽油推向市场,使得环境更加优良,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李天武说,改造后中国石油将会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孙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