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别看每次出警驾驶员的任务是选择最快救援路线,出警回来是检查、保养车辆,可是日常体能训练、车操技术学习一样也不能少。”在每天的日常训练中,费双旭这样严格要求队员。
今年36岁的费双旭,是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浮路特勤站站长助理,他是一名特种车辆驾驶员、操作员,加入消防救援队伍20年,从事车辆驾驶及相关工作18年,他熟悉消防车辆的每个部件,大家有什么技术问题都乐于向他请教,经他带出来的队员个个都练就了独当一面的本领。
“每次救援回来,费班长都会把车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细细检查一遍,加班维修、保养车辆是常事。”在队员心中,费双旭非常敬业,他总说车辆装备也是消防救援的一分子,要像保护队友一样去保护它们。
费双旭在工作中是严格的老班长,在生活中他是贴心的大哥,每当队友觉得工作枯燥、情绪低落时,费双旭会主动与他们谈心、开导他们,鼓励他们沉下心,踏实努力去做消防救援这件事。
7月16日,费双旭整理好行囊,前往南京参加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站长助理任前培训。就在培训期间,全国洪涝灾害频发,而安徽省的灾情尤为严重,费双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7月18日,正在培训的他,向上级提交了请战书。
当晚8时,费双旭和一同前往救灾的队友夜奔安徽,当抵达安徽寿县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不顾舟车劳顿,他们立即投身到寿县张李乡时淠圩堤,负责堤坝抢修。
受连日暴雨影响,时淠圩河水位超过警戒线,管涌现象导致多处堤坝出现塌方,“当时派给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堵住塌陷点,绝不能让堤坝破口,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费双旭说。
填装沙袋、打桩、铺设雨布、固堤、处置渗漏……紧急救援中,费双旭和同伴们忘却了疲劳,忘记了害怕,他们和当地群众连续奋战四天三夜,终于成功淤堵了塌方点。
张李乡时淠圩堤的险情排除了,但时淠圩堤依然在超高水位运行,费双旭和队友们开展不间断的巡视工作,他们6人一组,每次巡视4个小时。
“抗洪救援是最好的培训,我们可以边实践边学习。”费双旭说,巡视间隙,他在寿县二中接受集体学习,总结当天的工作,谈心得、谈体会。
从奔赴安徽,到返回南京,费双旭和同伴们在张李乡驻扎了29天,抗洪抢险结束后,他们在当地开展了爱民助民工作,帮助当地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8月16日,返回南京后,费双旭继续学习知识,直到8月26日学习结束。
抗洪结束了,培训结束了,可工作还在继续。眼下,费双旭正在整理自己的战地日记和培训笔记,“一个人进步不算,还要率先示范,带动大家共同进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消防员。” 费双旭想把现场和课堂学到的知识分享给队友们。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