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晋源:“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

2020-11-25 09:31: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室外气温持续走低,而在翼城县晋源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炉车间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今年40岁的高炉工人王师傅,一边盯着仪器设备,一边看着高炉内的燃烧情况。手边的对讲机中,不时传来监控室汇报各类数据的声音。

  一车燃料顺利倒入高炉后,刚好到了换班时间,同事已早早等在一旁。“这是我当班时的情况,你看一下。对了,今天我还重点检查了各项仪器设备,虽然没有发现新隐患,但你也要多注意,确保无误。”一切照着换班的规矩来,该对接的对接,该说清的说清。

  这样的交班,在这家企业中非常常见,在岗时的情况要对接,有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隐患也要说清楚,这是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时的一项硬标准,尤其是在全市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以后,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普通交班过程,却是企业把安全隐患排查下沉到一线的最好证明。

  翼城县晋源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重要的铁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球铁等产品,是我市出口外地的“拳头”产品。今年以来,随着全市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企业也加强了自身的安全管理力度,一方面从设备、仪器等“硬件”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排除隐患,针对薄弱环节,该维修维修,该维护维护,该更换更换,下了大力气,确保“硬件”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授课频次,不但请来专业的安全专家亲自授课讲解,还通过几次考察考试,给不合格的员工“开小灶”,强化安全生产知识,确保每一位员工将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

  为了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工作,该企业根据自身安全发展经验,结合历史事故经验教训总结,编写印发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用手册》,这本手册只有巴掌大小,方便员工随身携带,内容上,通过各类事故教训,提醒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如何安全生产,如何发现隐患。

  “我是一名起吊员,之前操作机器,偶尔会走进起吊危险区,学了手册之后,有一章专门讲解起吊隐患,还举了2005年发生在外省一大型港口的安全事故,我那样做无疑是在以身试险,当时我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该企业员工小高说,通过学习手册,他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现在操作设备,再也不会随意跑进起吊危险区了。

  在这本手册的最后一页,赫然写着“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我们鼓励员工去发现安全隐患,这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是对员工负责的态度,今年来,在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尤其是在市安委会检查组的日常检查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企业发展得以再上一个台阶。”该企业负责人说。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