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秋收时节,在霍州市大张镇下乐坪村的一块田地里,一辆秸秆粉碎车正在来回穿梭,秸秆粉碎车作业过程中将秸秆粉碎后一部分还田肥地,另一部分留作牛羊的饲料。
“这下好了,变废为宝不说,关键还从源头上杜绝了村民因‘燎地边’而发生火情的隐患!”大张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每年秋收,田地里会留下大量的玉米秸秆,有些村民为了方便,就地进行焚烧,此举严重污染环境不说,还成了秋冬季火情发生的重大隐患源。自今年全市秋冬季防火工作开展以来,霍州市大张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烧秸秆的现象很难管,村民们觉得自家地里烧一点火不算什么,可是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一丝火星就会把周围的树木、草地烧着,后果太严重、太危险。”大张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杜绝焚烧秸秆带来的安全隐患, 镇政府提前与一家农机合作社联系,由合作社组织农业机械将全镇区域内的玉米秸秆进行打捆和粉碎回收利用,质量好的秸秆用作饲料,质量次的秸秆用于地面肥料,将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杜绝火灾隐患。
“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下乐坪村村民乔师傅告诉记者,他家的玉米秸秆如今已经变成了肥料,自己不用费劲去处理,还可以给自家地里施肥,如此一举两得的办法,可算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
据乔师傅介绍,当地农民一直保留着秋收后“燎地边”的陋习,既不环保也不安全,但是村民们为了方便,明知危险,还是会去烧。“眼下政府找到了好办法,帮着村民们把秸秆收拾了,这下就不会有人再下地烧火了。”乔师傅说。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