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头汗、两脚泥,他与时间较量,知难而上,用精益求精铸就青春信仰。角色在变,初心不改,他用奋斗实干铺就成长路,用努力拼搏践行新焦煤人的忠诚与担当。十余年间,他曾荣获山西焦煤首个“三年三步走”二级功勋个人、霍州煤电技能比武“优秀选手”“优秀共产党员”、李雅庄矿“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霍州煤电李雅庄矿开拓一队队长闫凯。
2012年,闫凯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霍州煤电李雅庄矿。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闫凯积极参加每周的安全培训、各类技术比武以及小改小革项目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原理,逐渐在工作中崭露头角。
2020年,闫凯担任开拓一队队长,但队里有一些老员工并不服气。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文弱书生,能干了啥?”“又是个挽起袖子靠边站的监工。”……面对大家的质疑,怎么办?要强的闫凯下定决心,一定不退缩、不服输,要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队长,让大家心服口服。
闫凯首先从制度入手,他认为,只有制度规范了,管理才能更有效。于是,他结合杜邦安全管理理念加班加点编写规章制度,从考勤制度、验收制度到区队考核制度,无一遗漏。此外,闫凯带头贯彻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各项工作部署,凡涉及区队建设的,他都逐字逐句学习,认真领会。为开好班前会,闫凯制定了“三个同时”,即:同时部署工程量、施工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他还常常和业务骨干、技术人员一起到现场实际勘察、仔细讨论,反复斟酌施工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在闫凯带领下,开拓一队荣获月度金牌区队、矿井年度生产标杆区队等称号,大家也逐渐对这个大学生队长刮目相看。
作为一队之长,闫凯积极参加矿上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道德讲堂等,讲述所在队部的优秀员工和典型事迹,引导全队上下积极进取、攻坚克难。
2022年,李雅庄矿确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升年工作方向,力求使标准化建设由简单对标向精益对标转变。为此,闫凯组建了专门的标准化治理小组,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从五采区右回一联巷巷口开始依次对各类缆线进行整挂,整挂一米达标一米;按照标准对管路进行刷漆、编号治理;对五采区右回风巷皮带、溜煤眼进行标准化治理,该刷漆的全部刷漆,该使用皮带高低架的及时加工并使用,保证皮带整体呈一条线……对未通过验收的班组,闫凯毫不留情严肃考核,直至标准化达标。
工作之余,一有时间,闫凯就到工作面现场和队干、党员骨干、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交流沟通,每每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他就会立马绘制图纸,仔细研究,一旦成型,就着手进行加工改造。2022年,受施工空调穿墙孔与施工梁窝具有相似之处的启发,闫凯提出了提高人车横梁梁窝施工效率的想法,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最终成功采用锚头+水钻杆+薄壁金刚钻头的新工艺进行横梁梁窝施工。采用新工艺后,每班由原来施工2个梁窝提高至每班施工4-5个梁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带着问题研究,闫凯就像上满弦的发条,一项接着一项攻坚。为了解决工作面防尘网开启后喷雾水洒到皮带上,造成水顺着皮带流到煤库导致水煤的问题,他和技术骨干一起,经过多次研究和绘图改造,最终完成了在皮带架子上安装自制件,将喷雾水引流到皮带下方水沟中,解决了棘手问题。在闫凯的带动下, 2022年,开拓一队先后完成了“皮带机头降尘封闭装置改造”,减少了皮带司机的粉尘吸入;“综掘机跑道与滑靴连接技术改造”,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和危险操作频率;“锚索架子改造”,使现场支护材料摆放美观整齐等20多项小改小革项目。
一路走来,闫凯信念坚定,用奋斗刻满了人生标尺,用尽职尽责写满了成长故事,将奉献留在了巷道。他说,这是他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