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而地震后的余震还会使破坏更加严重。
地震来了如何自救逃生?
日前,记者采访了市防震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就相关防震减灾知识进行了介绍。
“从我们国家现行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来看,我们的建筑抗震理念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建筑遇到地震时,即使是罕遇的大地震,也能够做到建筑的主体结构不发生毁灭性的垮塌,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容易伤害我们的反而是建筑内外高处掉落的物体,如室内的天花板吊顶、灯饰、窗户玻璃、镜框、钟表以及房内摆放的各类不稳定物体,室外的广告灯箱、玻璃幕墙及外挂装饰材料等。”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当地震来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八步做好自救:
第一步 地震发生时,“伏地、遮挡、手抓牢”,是国际通用的逃生三大原则,可以最高效率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第二步 地震的晃动是有规律的,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第三步 地震来临时,要行动果断,切忌犹豫。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第四步 地震来临时,家住楼房,要迅速关闭燃气,躲藏到小开间的厨房、卫生间避震。第五步 地震来临时,在公共场所,要保持镇静,要伏而待定,听从指挥,有序撤离,防止发生踩踏事件。第六步 地震来临时,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街道。保护头部,防止被玻璃碎片、装饰物等坠物砸伤,迅速跑到空旷场地避震。第七步 地震来临时,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等。第八步 地震发生后,如果不幸被埋压,要保持镇静,先行自救,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