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应急管理局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纪实

2024-09-04 09:3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翼城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非煤矿山企业如同一颗颗镶嵌在大地深处的明珠,既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也面临着安全生产的严峻考验。面对“多、小、散”的非煤矿山发展格局,翼城县应急管理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新路径,力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非煤矿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首要在于强化政治引领,构建严密的责任体系。翼城县委、县政府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为头等大事,不仅政府领导亲自挂帅,更通过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精准对接实际需求,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的无缝对接。应急管理局则作为综合监管的“中枢神经”,通过派驻38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专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

  隐患是事故的温床,排查整治隐患是预防事故的关键。翼城县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国务院督导组的反馈意见,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采取“逐条分析、逐项盘点、逐一细化”的方式,确保每一条隐患都能得到彻底整改。同时,他们还创新性地建立了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通过“体检式”精查、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汛期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县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体检”,共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466条,有效防范化解了安全风险。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翼城县应急管理局对安全隐患的零容忍态度,更为全县非煤矿山企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以上级要求为指引,翼城县应急管理局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攻坚克难、矿山源头管控、“三个一批”等主要任务。他们通过多次召开非煤矿山企业座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企业把握资源整合的契机,细化完善配套落实方案或措施。在这一过程中,翼城县应急管理局不仅注重政策的刚性执行,更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瓶颈,力求在政策落实与企业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正是这样的努力,推动了全县非煤矿山行业向安全、有序、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监管能力的提升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翼城县应急管理局常态化开展监管队伍业务培训,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他们还注重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成立了15支近200人的专兼职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并补充了应急救援物资,签订了《矿山救护协议》。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全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实力,更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翼城县应急管理局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在全省应急系统中率先使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系统,并创新建设完善了全县安全生产监管平台。通过推广非煤专员手机监管APP的运用,实现了对全县非煤矿山企业停产停建期间各系统各环节的实时调度检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还增强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翼城县应急管理局还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让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

  针对非煤矿山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翼城县应急管理局实施了差异化管理策略。他们通过分类分级管控的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检查频次。同时,他们还创新性地采取了“电力助应急”等措施,对停工停建期间各非煤矿山企业的用电量实行周分析制度,有效遏制了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的发生。这一系列差异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促进了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2019年翼城县应急管理局组建,五载风雨兼程,翼城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连续21年的安全记录见证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刻变革与辉煌成就。

  翼城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曹俊义表示,在新的形势下,他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六个强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为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以实际成效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防线。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