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振民,快来看看,皮带老跑偏!”山西焦化储备煤厂配煤车间总值班长卫铁娃焦急地说。
“这个‘老伙计’又闹脾气啦。”
日前,记者走进山西焦化储备煤厂配煤车间,正好看到一个身影,一会儿蹲下身子查看地面的状况,一会儿抬头观察皮带的运行情况,眼神专注而坚定。
“皮带经常跑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缩短使用寿命。”经过仔细观察,皮带操作工杨振民思索出一个初步方案,“我抓紧制作一个皮带平滚纠偏装置,应该能解决问题。”
“振民点子多、爱钻研、人踏实能干,是青年职工中的佼佼者。”说起杨振民,卫铁娃赞不绝口。“你们看那个两米长,像刮板一样的工具,就是他的杰作。”顺着卫铁娃手指的方向,一个“大家伙”靠墙而立。
“别小看这个工具,它在清理积煤作业中发挥了大作用,既省时又省力。”原来,由于空间狭小,清扫工具很难彻底清扫皮带附近的积煤。清理时需要绕皮带两侧来回走动,特别容易碰伤。了解到情况后,杨振民细细琢磨,制作出了积煤清理刮板。一经试用,就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随后,他与班组职工快马加鞭,制作完成了30余个清理刮板,成为大伙清理积煤的“得力助手”。
干好本岗位工作之余,杨振民总是习惯留意作业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思考如何能让工作更加安全高效。在大家眼里,时不时爆出金点子,已是杨振民的常态。
储备煤厂配煤车间新煤场是山西焦化进厂原料煤和焦粉粒焦产品的储存场所。由于常年风吹日晒,抑尘网出现损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周边的作业环境。但损坏的抑尘网有288块之多,尺寸大且作业位置不一,离地面1米—15米不等,更换难度很大。
杨振民主动请缨,现场测量高度、分类统计,利用距离地面最近的抑尘网进行多次模拟实验,最终摸索出了高效快捷的更换流程,并和同事们加班加点,仅用两天就完成了安装更换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之余,还为企业节约维修费用1万余元。
遇到难题时,杨振民会深入钻研,不轻易放弃,直到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他常常将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请领导和其他职工提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日常运行中,由于聚氨酯清扫器材料性能特殊,导致皮带运转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胶接口起皮、覆盖胶磨损严重等现象,增加了更换成本。为降低清扫器对皮带的磨损,杨振民与班组职工共同研究,反复验证后制作出了锯齿型清扫器。锯齿型清扫器不仅提高了皮带粘结煤清扫力度,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有效延长了皮带运行周期,还抑制了二次扬尘。
即便已然成为车间上下一致公认的创新能手,杨振民却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主动学习新技术、钻研新方法,密切关注行业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努力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引入到创新工作中,为车间发展持续注入活力与智慧。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