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潞安集团伊田煤业:42% “三违”下降背后

2025-04-02 09:09: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蒲县潞安集团伊田煤业的早班会上,综采一队机修工赵志强高高举起崭新的绿色岗标通关卡,一脸的自豪。这张小小的绿卡,不仅是他个人安全作业的“通行证”,更折射出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刻变革。而另一边,掘进二队职工陈福林却因违规操作被视频监控抓拍,面临罚款与再培训。一正一反两个场景,勾勒出伊田煤业以科技赋能、制度革新构建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生动实践。

  赵志强手中的绿色岗标通关卡,是伊田煤业推行“全员安全积分制”的缩影。通过将日常作业规范、隐患排查等行为量化积分,职工安全表现直接与绩效考核、晋升评优挂钩。“以前总觉得安全是领导的事,现在每一次规范操作都能换来积分,自己也成了安全管理的‘主人翁’。”赵志强的话道出了制度创新带来的观念转变。

  这种转变背后,是伊田煤业对安全管理“全员参与”理念的深度实践。企业通过“八大平台”建设,将分散的安全管理信息整合为全域感知的智慧网络。在“12453工程”展厅,负责人徐学标向记者演示了“风险管控平台”的运行:井下各个作业点的实时数据、设备状态、人员定位等信息一目了然,隐患自动预警、任务智能派发、责任精准追溯等功能一应俱全。“过去安全检查靠人力巡查,现在大数据平台24小时‘站岗’,风险识别更精准,处置效率提升了60%以上。”徐学标介绍。

  陈福林的教训,正是伊田煤业借助科技手段强化现场监管的典型案例。零点班作业时,他未按规程洒水降尘,被“视频反三违监控系统”全程记录。这套覆盖井下所有作业面的智能监控系统,不仅能通过AI识别违规行为,还能自动将问题推送至值班盯守人员,实现“发现—处置—整改”闭环管理。

  “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侥幸,科技手段就是要让‘小聪明’无处藏身。”伊田煤业安全矿长李海峰表示,自“八大平台”投用以来,井下“三违”现象同比下降42%,隐患整改率提升至99.6%。

  在“八大平台”的支撑下,伊田煤业正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域感知”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整合生产、调度、监测等多系统数据,企业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仅设备运维成本就降低了18%。同时,“素质提升平台”为职工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责任追溯平台”让安全责任可追溯至每个岗位、每名职工。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杜绝事故,更要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徐学标告诉记者,平台建设倒逼企业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专业协同、上下联动”的管理合力。如今,从井下作业到地面调度,从一线职工到管理层,人人都是安全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伊田煤业的实践,正是蒲县应急管理局“十盯五抓一斗争”现场管理检查办法的生动落地。通过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企业不仅提升了自身预控能力,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安全管理路径。正如蒲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所言:“伊田煤业的经验表明,只要坚持‘人防、技防、智防’相结合,就能真正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

  从“黄卡变绿卡”的喜悦到“违规受处罚”的警醒,从智慧平台的精准防控到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伊田煤业的探索为煤矿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安全生产这场没有终点的征程上,唯有以创新为引擎,以责任为基石,方能织就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