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山西焦化的生产一线,有这样一位扎根岗位30余载的“老将”,他以敏锐洞察力揪出生产隐患,以执着钻研破解技术难题,用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他,就是炭黑厂炭黑车间工艺甲班值班长卫方方。
4月的山西焦化厂区,机器轰鸣中透着紧张气息。一天清晨,卫方方巡检时发现氨水消耗量异常攀升。“数据波动背后必有隐情。”他立即开始排查:驻守DCS操作台前紧盯参数波动,在5套装置间反复比对脱硝反应器温度与氨水喷洒量数据,检查设备阀门、观察职工操作手势,不放过任何细节。
整整一周,从晨光到星夜,他的身影始终在现场忙碌。最终发现喷氨雾化效果不佳导致脱硝温度波动,形成氨水消耗异常的恶性循环。找到“病因”后,他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控制废气温度、调节阀门开度、规范喷氨制度”等改进方案。措施落地后,氨水消耗数据逐渐回落,每月节约30吨,年省成本50余万元。
解决氨水问题后,卫方方将目光投向产品质量与能源消耗的协同优化。他一头扎进档案室,翻阅近年风油比、风气比数据,试图找出规律。他与车间工艺副主任组成“攻坚搭档”,历经数十次调整,提炼出炭黑N330、N550、N660产品的最优配比方案。新配比投入使用后,原料油、煤气、水单耗持续下降。
作为“老班长”,卫方方每日在车间微信群公布班组消耗数据,为兄弟班组树立标杆。在他带动下,全厂掀起“比学赶超”热潮,水、电、气消耗量节节走低。
今年年初,造粒系统下料难、吸尘设施阻力大,成了生产“拦路虎”。卫方方主动请缨,提出“缩短排气风机管道距离+扩容改造袋滤器”的设想。3月,借2#线装置停车检修时机,他全程驻守现场,从袋滤器脉冲空气压力精准设定,到进出口阀门开度反复确认,再到排气风机入口负压严格控制,每个环节亲自把关。当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炭黑厂创建文明标杆车间期间,卫方方展现多面手特质。他利用业余时间拟写详细方案,从目标、计划到具体工作内容全面规划。在尾气锅炉区域打造、造粒岗位创建中,他提出诸多独到见解:建议工具合理摆放,让操作便捷高效;要求巡检人员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规范现场管理秩序;提出检修作业前降低负荷清理管道,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这些“金点子”改善了车间面貌,让文明生产理念深植职工心中。
从“卫师傅”到“卫专家”,称呼变化的背后,是卫方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他用脚步丈量生产线,用智慧破解技术难题,用行动诠释“企业是咱家”的情怀。在山西焦化节支降耗战场上,他是冲锋的战士、前行的灯塔,激励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