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乡宁县的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与安全指导声交织成曲;在矿山深处,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并肩而行,一场关于安全管理的“暖心变革”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这片土地。乡宁县应急管理局秉持“监管即服务”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四个聚焦”入企服务体系,实现了从“监管者”到“服务员”的角色蜕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安全动能。
开展深度会诊破解安全治理难题
企业安全管理的痛点究竟在哪里?乡宁县应急管理局的“专家+骨干”服务团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车间,深入矿井,与企业展开“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手把手”的精准指导。
专家们宛如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俯身仔细查看每一台设备,仿佛在为设备号脉;认真翻阅每一本台账,如同在查阅病历。他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地识别出一个个风险点,为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体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企业共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让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2025年一季度,帮扶指导组的足迹遍布井下一线,累计揪出隐患508条,开出专业“药方”(意见建议)45份。面对这些问题,他们采取“执法+服务”双轨并行的模式。一份清晰的整改指令,如同军令状,确保问题能够在限期内得到解决;一次深入的促膝长谈,又似贴心的管家,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整改建议和技术支持。“这个问题可以这样优化……”“这个设备的安全防护应该这样加……”专家们的现场答疑解惑和实操指导,犹如一场及时雨,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啃下了安全生产中的“硬骨头”,让企业在安全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推行联合检查彰显柔性治理温度
曾经,多头检查、层层加码的“扰企”现象让企业苦不堪言。如何让企业安心发展、少受打扰?乡宁县应急管理局亮出了“减法”智慧,秉持“非必要不入企、能合并的合并、能压减的压减”的原则,巧妙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内设机构之间、内设机构与综合执法队伍之间乃至同级部门之间“组团”联合执法,真正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彻底告别了以往的“扰企”旧疾。
2025年一季度,入企执法检查次数锐减至29次,同比下降51.6%。走在乡宁县的企业园区,以往频繁出现的执法车明显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更加安静、有序。
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乡宁县应急管理局对于首次轻微违法采取免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等措施,严格适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重大执法决定必经法制审核。这种柔性执法的方式,让企业感受到了执法的温情,也赢得了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今年以来,行政处罚起数、金额“双下降”,法制审核率 100%,且无一例复议或诉讼案件。企业负担轻了,发展的活力自然更足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地调动。
实施分层培训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入企服务的过程,也是安全理念播种的良机。乡宁县应急管理局深知,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技能的掌握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基。因此,他们开展了“量体裁衣”式的安全宣教活动,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针对企业“掌舵人”(管理层),乡宁县应急管理局举办了安全生产法规政策解读、安全文化建设等专题培训。在培训课上,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相关法规政策,分析着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安全是生命线”的重要性。管理层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就会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生产的顶层设计就会更加完善。
针对一线“排头兵”(员工),则重点打磨岗位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真功夫”。现场演示、模拟演练轮番上阵,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真正掌握“懂安全、会操作、能应急”的硬本领。在模拟演练现场,员工们亲身参与到事故应急处理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应急设备,如何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今年以来,82期安全教育培训在监管行业企业落地开花,累计12003人次员工从中受益。
搭建连心桥梁完善闭环服务链条
服务好不好,企业说了算。乡宁县应急管理局以“倾听诉求、纾困解难”为核心,用心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政企“连心桥”,让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让服务更加贴心、周到。
专线专人“随时在线”,是这座“连心桥”的重要支撑。乡宁县应急管理局设立了服务专线、指定了服务专员,确保企业在安全生产中遇到的任何“急难愁盼”,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座谈调研“开门纳谏”,是这座“连心桥”的重要纽带。乡宁县应急管理局定期走进企业,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真诚倾听企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心声和建议。在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分享着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提出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期望与建议。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动态优化“精准滴灌”,是这座“连心桥”的重要功能。企业反馈是服务的“晴雨表”,乡宁县应急管理局据此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一次入企服务都精准高效,真正挠到企业的“痒处”、解决企业的“痛点”。通过不断地倾听、调整、优化,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信任越来越深,一种“亲清”和谐的政企合作新氛围蔚然成风。
深化入企服务,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节节攀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更重要的是,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的距离拉近了,信任加深了,双方携手共进,共同为乡宁县的安全生产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推动应急管理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的深层次转型。”乡宁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郭峰表示,他们将以更高水平的安全服务,为乡宁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墙”,注入强劲澎湃的安全新动能,让安全之花在乡宁县的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绘就一幅安全发展的新画卷。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