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这也为我们银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实现银行稳健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把群众路线贯穿于银行的经营,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常青树”,变成“不倒翁”。
一、群众路线是业务发展的“底气”历史是一面镜子,新形式下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把党的历史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当做一面镜子来“正”我们今天开展群众的“衣冠”,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直面群众请求,“耐心地听,认真地记,忠实地办”。耐心地听,就是要认真地、诚恳地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真实全面的社情民意;认真地记,就是要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详细、全面地记录好;忠实地办,就是要带着感情爱心,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记在心上,扎实解决问题。要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紧迫利益、身边利益,以利益为抓手引导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实现党的主张。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同人民群众站一起,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软实力,更是银行发展的“底气”。
二、群众路线是业务发展的“实气”所谓“不受虚言,不纳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就是千百年来对人们做人、办事的基本要求。“求真”是一个认识世界、探索规律的过程,“务实”是一个改造世界、创造实绩的过程,都鲜明的体现出科学实践观的特点,体现出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说,求真务实作为人对于世界和事业的一种态度和作风,本身并不直接具有政治属性,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有一个尽可能求真务实的问题。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求真务实是一项郑重的政治要求,是党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党多年来一直强调求真务实,一直倡导求真务实,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大祸害,必须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多次强调走群众路线,多年来,农行也一直倡导“以农为本”的发展理论,在这一大的思想要求下,全体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实干树权威,以实数求发展,以实效赢民心”,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三、群众路线是业务发展的“功气”中央之所以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常照照镜子,查找自身不足,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自身良好榜样。这是中央继“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又一重大思想作风教育活动,对于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照镜子”就是对照党章、党纪、对照干部、群众、找出自身差距、缺点。党员干部照镜子就是要往“实”处照、往“深”处瞧、看到自己真容、找到自身短处,扪心自问工作是不是为民,工作是不是务实、工作是不是清廉。只有看到问题,找到缺点,才能真正修身正己、警钟长鸣。“正衣冠”就是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整平。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改正自身错误,弥补自身缺点,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群众的意愿,党章党纪的正衣冠,能时刻提醒督促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和纪律的规范。“洗洗澡”就是洗掉污垢,保持自身的清洁。如果把正衣冠比作自我批评的话,“洗洗澡”就是接受群众的批评和下属的批判,它是修正错误的苦口良药,是相互帮助的金玉良言。经常“洗澡”能使人防微杜渐、悬崖勒马,保证思想和作风的干净整洁。“治治病”就是根据病情,分析病因,治病救人。领导干部要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完善自身的不足。改进作风建设就是治病救人的“苦口良方、灵丹妙药”。面对当前社会的风情和诱惑,党员干部只有经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守住政治和道德的底线,才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干部只有依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积极、主动地整改,才能练就“内功”,使出“内功”,为银行加快科学发展、稳健发展、永续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系农行平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杨午阳)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 践行群众路线需抓好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