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人才工作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靠硬实力、靠软实力,说到底还是要靠人的实力。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长,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要真正体现科学人才观,做好十八大以后的人才工作,就要做到“把握一个原则,运用两种手段,搭建三个平台,建立四项制度”。
一、把握一个原则
原则是说话、做事的依据。人才工作的原则就是党管人才,这是我们开展人才工作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必然准确把握、始终坚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一原则,一方面,人才工作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真正开展好,实施好,才不会走歪路、走弯路,这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脱离了党管原则,人才工作就会偏离正确轨道。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党管人才,是管宏观、管方针、管协调、管服务,是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既要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统一领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组织部门应该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成为党委抓人才工作的第一参谋和得力助手。不仅要协调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而且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具体指导。对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要经常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划,抓好督查落实,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所以党管人才这个原则必须遵守,必须准确把握,要把好方向掌好舵,要注意度。近年来,我们制定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意见(2010-2020年)》,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法,组织实施了10名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百名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千名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为内容的人才“十百千”工程。这些开展有力、且初见成效的措施都是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而大力实施的。
二、运用两种手段
手段就是方法和措施。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搞好人才工作就是要正确运用外地人才的引进和本地人才的培养这两种手段。要“引培并举,双管齐下”。外地人才引进方面,一是要有世界眼光;要侧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科技带头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企业管理、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二是要敢引敢进;对于真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有用的人才,要不惜财,不惜力,要大开绿灯,大胆引进;三是要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切实操作可行的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在户籍办理、住房补贴、安家补助、保险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落实相应的优惠措施。本地人才培养方面,一是要把发掘人才和推荐人才相结合。要贯通发掘和推荐人才的渠道,要去拨开沙子找金子,而不是坐等金子自己发光,发现真正有用的人才以后,要不拘一格,要尽可能摆脱人为制造的条款束缚,突破用人限制,大胆起用人才。二是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就是要举办各级各种培训班,继续加大力度邀请高校、省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讲课。“走出去”,就是要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派党政、文教、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人才去培训学习,观摩充电。三是要把建设培养基地和创新培养方式相结合。
要大力建设并逐步完善市委党校党政人才培训基地、职业中学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劳动技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三大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师资、配套设施。创新培养方式,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采取建立人才信息库、开展岗位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今年,我们在可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开、公平、公正地一次性招聘了250名教师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成为霍州历史上参聘人数最多、竞争最为激烈、招聘岗位最多、进展也最为顺利的一次,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也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知识化,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同时,缓解了各乡镇、各部门年轻人才极为缺乏,干部队伍整体老化的现象。
三、打造三个平台
平台就是环境和条件。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人才发挥作用需要战场、需要舞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人才发挥作用铺设好平台,创设好环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今后,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好人才发挥作用的三个平台:一是重点工程项目平台。今年以来,我们强力实施了汾河霍州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河西循环工业园区、霍东新区新产业聚集区、旅游产业园区、农业综合示范区等四大园区建设项目。这“一段四区”项目的实施,是我市建设三晋强市、实现整体率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才工作难得的重要机遇,其建设过程和建成以后都将给各类人才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给科技人才提供巨大的科研机会,给投资人才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给有志之士提供巨大的创业机会。结合园区的建设要求,前期工程目前我们已引进高级管理人员10名,高级规划设计人员3名,中高级工程师52名,英语类高级人才1名,农林专家30名等。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平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机会。今后,我们要在每个乡镇都建立起1-2个实用人才培训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致富能手参加培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要继续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过培训、学习,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素质,增强服务农村本领。围绕建立农村合作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鼓励、支持农村“领头雁”、大学生村官和农业技术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鼓励支持人才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创业的过程发挥了人才引领作用,创业成功以后又可以集聚大量人才,从而创造更大财富。三是基层党建工作平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党建工作覆盖全面,统领全局。在原来的工作中,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两定一查三评”、党员承诺评议等三项制度,组建了一支年轻有为、知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通过党建研究会集聚了一批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的人才,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及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在非公企业中组建了党组织27个,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36名,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覆盖”等等,这些工作都为人才尤其是党政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开展,并且着重在党建理论研究以及非公企业党组织构建上下工夫,为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
四、完善四项制度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指出,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要重点完善人才管理、交流、考核、保障等方面的四项制度,保障人才有力引进、有效管理,保障人才权益以及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一是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在市一级建立人才队伍管理机构的同时,争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也建立起相应的人才管理机构,形成自上而下、层层结合的人才管理网络。要做好人才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完善。二是要完善人才交流制度。发挥组织部门统一调配,人社、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的作用,在建立完善人才资源库的基础上,发挥人力资源交流中心服务管理作用,完善人才中介网站功能,分类别、分层次地举办各种人才交流会。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进、有效地交流使各类人才都能在各自适应的场合、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做到人才在其位、谋其事、竭其心、尽其才。三是要完善人才考核制度。
一个完善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起到激励人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建立人才工作的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在考核年度工作的同时一并考核。同时,我们还要建立起人才自身的考核制度。要从量化细则入手,人才考核制度建立的主体是人才所服务的单位、部门,要结合签订的合同、条约等,把人才任务的目标完成情况和奖金、职称、荣誉等挂钩。对于人才在自身领域作出的贡献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没有按要求按质按量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要进行相应处罚。四是要完善人才保障制度。人才保障制度不是一项制度,而是一系列制度。要分析人才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要用制度的建立和施行来解决好人才尤其是外来人才的住房、户口、交通、子女入学以及人事关系办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有特殊专长或我市急需专业的正高以上技术职称人员,经认定,除按照规定享受有关待遇外,还可以视其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数量的特殊津贴;对于带着科技成果回乡创业的科技人才,我们提供免息或低息贷款,予以支持;对于自愿回乡参加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根据对方专业以及要求,妥善予以安置工作岗位;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时,可不受单位编制、增人计划和工资总额的限制,由用人单位直接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申请,专人专项办理。设立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奖金,由教科、人社等单位把关,对于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重大成绩的科技人才,予以重奖等。 (作者系霍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周文伟)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看如何承担对人民的责任
下一篇: 隰县推进组工信息调研工作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