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入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思考与探索

2013-03-02 10:31: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一直是妇联维权工作肩负的重要使命。

我在妇联任职一年多来,在信访接待日接待的案件中发现,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绝大多数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经过教育,大多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结合妇联多年的维权实践,我认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首先从教育妇女入手。

一、教育及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实践

近年来,市妇联主要通过“四个重点”做好妇女维权工作:一是以普法宣传教育为重点,抓好舆论维权。在“三八”维权周、“三下乡”、“12·4”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制宣传的同时,开展了大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与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临汾市“中国移动通信杯”妇女儿童维权法律知识进千校入万户答题竞赛活动,全市共有近10万个家庭、30万人参加了答题活动。与市安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尧都信合杯”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竞赛活动,共发放“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手册”20万份。

通过宣传教育,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以信访接待为重点,抓好个案维权。个案维权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内容多,个案维权解决不好,非常容易引发社会矛盾。2012年,全市共处理信访案件438件,其中婚姻家庭类的案件383件,占总数的87.4%;人身权益类的案件29件,占总数的6%;其他信访案件26件,占总数的25.2%。

我们做到了个案维权绝不遗漏,不管程度大小,大到司法机关执法全过程,小到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都会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做好沟通、协调处理。市妇联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妇联《反家庭暴力法》立项论证调研组在我市召开的《反家庭暴力法》立项论证会,并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全国和省市人大的好评。三是着力构建以维权网络为重点,抓好社会化维权。

与市公安局协调,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接处警工作范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每月20号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在全市19个县(市、区)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与市司法局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法庭17个。

四是以创建“平安家庭”为重点,抓好实事化维权。市妇联组织基层妇联深入开展了“不让黄赌毒进我家”、“零家暴社区(村)创建、“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等活动,推动影响家庭平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以“五个一”、“五清五帮”、“四防四无”为标准,我们选树了一批工作有特色、社会影响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户,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取得整体实效。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市妇联撰写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路的实践与思考》获“第三届三省四市法学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二、信访案例中透视出的问题

妇联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一部分,是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了解妇女问题的窗口,是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儿童问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在处理信访问题及维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妇女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自身素质偏低,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遇事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轻率、缺乏理智,情绪波动大,自制能力差,犯罪的几率相对较高。在近三年市妇联接待的523件上访案例中,此类情况占13%。案例:席某,小学文化程度,家庭妇女,其丈夫长期在外做生意。

一天,有个女人来到席某家大吵大闹,声称是席某丈夫的情人,席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未弄清事实的真相,一气之下挥刀砍死了那个女人,致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是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依法行事,不考虑后果,当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为时已晚。此类案件占到上访总数的25%。案例一:刘某,四川人,在临汾一酒店当服务员,与当地一已婚并有两个孩子的男子王某同居长达七年之久,而且生一女孩。上访的原因是她有好几个月找不到王某,让妇联给她维权。案例之二:李某在2004年与男子张某组织了家庭,但未领结婚证,张某后来向李某借了两万元钱,没打借条,之后又与另一名妇女同居,张某从此对借李某钱的事只字不提,李某要了几次都无结果,绝望中来妇联哭诉。

在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某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说起她们接访的婚姻家庭案件中,有40%的妇女与男方不领结婚证而生活在一起,当与对方的感情难以维持时,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已很难。

2013年1月9日,市妇联、市公安局妇委会、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妇委会在市看守所举行了关爱女性在押人员帮扶、帮教、送温暖活动。据了解,85名女性在押人员犯罪绝大部分都是因法律意识淡薄而杀人、诈骗、涉黑等等。

三是没有自立自强的能力,依赖男人生活的心理较强。有的结婚后甘愿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生活空间狭窄,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甚至酿成悲剧。在近三年的上访接待中,此类情况占到总数的14%。案例:赵某,无职业,有三个孩子,靠丈夫打工为生,知其丈夫有外遇后,悲痛欲绝,放火烧毁了自己的房屋。

四是家庭存在不和谐的现状而导致离婚率上升、家庭暴力多、生活方式不健康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多。此类情况占到市妇联信访总数的48%。案例一:上访妇女孙某因与婆婆长年不和致使自己的婚姻也无法维系,离婚又因房产纠纷而到处上访。案例二:某女大学生陪着母亲来妇联上访,原因是母亲经常遭受父亲的暴力而无能为力。

三、探索、思考及建议

妇联作为联系党和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从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就业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着手,以宣传扩影响,以教育促提高,以培训求发展,以活动提品位,从而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妇女能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整合社会资源,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组织司法、公安、法院、律师、综治、妇联、社区调解员等人员,利用“妇女维权站”、“妇女之家”等阵地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把与妇女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讲清、讲透,让广大妇女清楚文字背后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责任、权利、义务观,全面提高妇女素质。为妇女当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解答、咨询指导、心理情绪疏导等,以及婚姻家庭关系、邻里纠纷调解,为妇女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维权服务。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除传统的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外,要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展案例评析、以案说法等活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良好风尚,鼓励妇女儿童反对家庭暴力,共建和谐社会。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需要,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热潮。要鼓励妇女参与民间群众文艺活动,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舞蹈、演唱、相声、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广大妇女充分享受法治文化的愉悦,达到寓教于乐的普法效果。

(二)大力加强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时代女性精神。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妇女的政治理论素质。通过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让妇女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及“党的十八大”精神,从理论的高度去正确理解党的政策,正确认识新时期妇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多渠道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文明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法律规范,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四自”精神,提高妇女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让广大妇女做敬业奉献的好职工、做品德高尚的好公民、做家庭美德的示范者。

(三)进一步做好典型宣传教育,让妇女有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典型就是旗帜、就是方向。建立健全先进典型推荐、评选、表彰和宣传的各项制度,坚持广泛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做到典型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扩大学法守法好典型选择的范围,让在不同领域涌现出的妇女先进事迹感化广大妇女,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学习宣传好典型,广大妇女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在心灵上受到再次净化、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

(四)着力推进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工程”,针对农村妇女及城镇妇女的不同特点,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等多项技能培训,为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搭建平台。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发挥各级各类妇女培训基地,向广大妇女传授创业技能,充分发挥妇女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制作、家政服务等方面优势,帮助她们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和本领,拓宽就业渠道,为妇女走出家门、走向市场、寻求致富门路打好基础,提供服务。通过培训,既提高了她们的素质,又增强她们的就业能力。

(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广大妇女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健康幸福、更加和谐安详。继续开展好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美丽家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并带动家庭成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愉悦妇女的身心,提升妇女文化生活品位。开展特色鲜明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和宣传实践活动。要举办系列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大型家庭教育知识咨询会,让家长树立科学教子的理念、能力和方法;积极拓展家长学校的工作领域,创办流动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保健专家、优秀家长授课,从而提升家庭妇女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妇女文明则社会文明,妇女和谐则社会和谐,妇女进步则社会进步,提升妇女的整体素质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需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首先从教育妇女入手。

(作者系市妇联主席)    张瑞萍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