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新说

2013-03-23 08:58: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打虎”,是时下国人对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一种贴切表达,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热切关注和强烈希望。从“虎”的社会属性来说,其有着位高权重、呼风唤雨、胆大妄为、危害一方等特征。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管好自我勇“拒虎”、练好本领能“伏虎”、确立自信敢“打虎”、重拳出击狠“治虎”、众志成城齐“灭虎”、建好铁笼严“囚虎”,切实增强反腐败工作实效。

一、不趋“虎”势,明是辨非。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自觉遵守纪律,着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中、体现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凸显到保障全市科学发展中。既不做“老虎”、当“虎”帮凶,破坏发展环境、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党纪国法,也不狐假“虎”威、为“虎”作伥,助长“老虎”目无法纪的嚣张气焰、欺压群众的邪恶风气、胡作非为的丑恶行径。

二、不惧“虎”威,夯基固本。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潮流、结合新需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体现忠诚卫士之忠;用心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等内容,以展示纪检干部之专;拓宽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内容,以补充驾驭全局之缺;着力学习创新思维科学,以增强开拓创新之能。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寻虎打虎”的本领、树立敢于“灭虎”的自信、夯实服务群众的基础。

三、不畏“虎”权,安心定志。要做一个铁面无私的人、伸张正义的人,做一名讲党性、讲原则、有底线、有良知的纪检监察干部,绝不趋炎附势、如蚁附膻,绝不惧权怕势、畏首畏尾。董宣不畏皇亲欺压勇杀恶奴,“强项令”美名青史留传;方孝孺不畏皇权高压秉笔直书,“灭十族”昭示封建残暴;包拯不畏皇家施压刀铡陈世美,“包青天”恩义施布民间。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谨记“勿以权势辱善良,勿恃福豪欺穷困”良言警句,塑造好、树立好、巩固好“敢碰硬、动真格、出实拳”的“打虎武松”形象。

四、蹈锋饮血,敢于打“虎”。要有养虎遗患、养虎自啮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更加认真闻“虎”味、主动觅“虎”迹、积极找“虎”窝,始终保持不找到“老虎”不收兵、不刺伤“老虎”不收工、不打残“老虎”不收心的战斗态势,始终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打“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锐气治“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硬气斗“虎”,敢拔老虎胡子、摸老虎屁股的勇气灭“虎”,真正将反腐败的利剑刺向“老虎”,以“杀虎灭虎”的优异战绩取信于民。

五、凝心聚力,善于抓“虎”。要不断拓宽案件线索来源,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信访、网络、电话等渠道,检举控告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人人发现“老虎”、个个检举“老虎”、狠狠打击“老虎”的浓厚社会氛围,切实防止“大臣不廉、小臣弄奸、风俗污坏;一人受贿、千人枉法、万人助虐”等现象发生,努力形成各级领导干部“知其循、知其守、知其惧”的良好局面。

六、建章立制,严于控“虎”。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着力加强法律监督、制度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有效深化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制度漏洞,最大程度避免放“虎”归山、养痈遗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老虎”赶进受纪律约束的笼子里,从而形成利剑高悬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制度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公开透明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苛政猛于“虎”,良政败于“虎”,善政毁于“虎”。乱纪之“虎”、祸政之“虎”、害民之“虎”——必人人棒打!必无情刀杀!必依法重治!(作者 郑效锋 系霍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