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内涵:民族复兴
中国梦,含义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得很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民族复兴,要洗雪百年落后挨打的沉痛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从那时起,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成为全民族最强烈的愿望。
民族复兴,要重现历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大约300项,中国就占据了其中170多项。历史上汉唐盛世、康乾盛世为后人津津乐道。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民族复兴,要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建国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的任务。改革开放之后,又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且在上世纪末如期达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是两个100年: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期盼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梦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840年以来,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提出“振兴中华”。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是极为艰巨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努力最终都黯然收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开天辟地,完成建国大业,带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民族的巨变和腾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以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三倍多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自我们找到了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0多年的艰辛探索、30多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中国梦的实现:真抓实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具备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个梦想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把一个13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梦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实现中国梦,唯有依靠真抓实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人为追逐梦想,挺直脊梁,憋足了一股劲,顽强奋斗,埋头苦干,才使得中华民族迎来复兴的曙光。未来要实现中国梦,还得依靠这股干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实现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求党员干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
党的十八大已经为我们描画了美好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做出的“八项规定”,新风扑面,让我们领略到他们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不久前的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只要我们把力量凝聚在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胼手胝足奋发有为,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市委讲师团 许新年)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信任
下一篇: 论基层工会组织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