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2013-08-03 08:46: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笔者认为,在理解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体论”、“替代论”、“排斥论”都是片面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文化的视角密切相关,相互渗透,有许多共同点。

工作目标相同。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用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都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并非是一种共同的关系,而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管理范畴,属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在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两者在立足点、工作范围、实践要求的适应性方面均有区别。

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路线政策、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共性特征。

适应范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共性特征。企业文化是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指导下,依据企业的实际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它属于本企业。

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其主题是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企业经营为中心,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才能做到有为、有位、有成,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

企业作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必须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在文化的涵盖下,把生产经营、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结合起来,才会增强凝聚力,产生生命力。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队伍构成多元化、员工收入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如何将不同身份、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知识、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思想意识统一起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一个新任务。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发展。

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使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借助企业文化,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创造了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够探索出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史麦菊)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