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迫切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和完善反腐败的战略策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打破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困局和僵局。
一、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抓反腐败和勤政廉政工作,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进一步得到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时期,客观上存在诱发腐败的多方面因素,从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现象来看,权力是腐败的轴心,体制机制的缺陷、制度管理的漏洞是腐败的主要根源,因此,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我党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努力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这几年,高速公路系统加大反腐工作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制度反腐还缺少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这些现象都严重制约着制度反腐工作的开展,如果不及时加强探索和研究,势必影响整个反腐倡廉的大局。
二、高速公路反腐倡廉工作应做到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高速公路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导致腐败滋生的深层次问题,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应当自觉地把法治与德治联系起来。
一是有效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使广大党员更多、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同时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高速公路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坚持不断完善党风廉政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腐防腐,严格执纪执法,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维护党纪、国法的公正和严肃。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开展包括遵纪守法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在内的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从机制、体制、制度入手,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未雨绸缪,预防在先,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在建立完善反腐倡廉法规体系的同时,不断建立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党员、干部道德体系,要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为重点,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党章办事。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和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反腐倡廉法律法规时,要注意道义的基础,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对党员、干部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法规中。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指导思想,把共性的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与个性的包括官员道德、党员干部道德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规范,使之有所遵循,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
三、高速公路反腐倡廉工作应做到勤政与廉政并施提高执政能力,最关键的是坚持勤政廉政。廉政和勤政,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达到的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目标。
新时期高速公路廉政建设的路径要以教育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以监督为关键的教育、制度、监督有机统一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以勤政做保障,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勤政廉政建设。
(一)制度建设是前提。勤政廉政建设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为前提。其一,要树立起制度意识。要意识到制度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树立起制度的权威,把制度作为制约权力和廉政建设的基础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更需要走出一条依靠制度改革的治本之路。其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廉政制度。当前要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领导问责制。其三,要严格执行制度。制度得不到执行,其效力将化为虚有。目前特别要注重加强对法律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二)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勤政廉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发展,廉政建设的许多问题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解决。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大多是长期以来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勤政廉政,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制度本身的问题。同时,制度又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这也要求重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重视制度本身的改革与发展。
(三)权力监督是关键。勤政廉政的直接客观现实目标就是遏制腐败,而腐败的核心问题无疑是一个政治权力的基础和运作问题。勤政廉政建设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而权力得以正确行使的前提是权力的合理配置。要理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和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在权力运行过程当中,既要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又要高度重视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既要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又要高度重视党外监督,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完整而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
(四)利益协调是重点。运用利益分配和导向机制约束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从主观上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自觉性,明确自身在实践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科学的、现实的方法是宜疏不宜堵,党员干部个人合理的利益诉求应该得到满足。权力的配置实际上是在形成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而权力被滥用的源动力则是权力能给其掌有者带来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利益。
如果能从根本上协调利益,化解廉政建设中的深层次体制问题,就会大大减小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解决勤政廉政建设的瓶颈问题,廉政建设就能深入开展。因此,进行勤政廉政建设必须完善利益分配和导向机制,减少权力被滥用的空间,要警防由于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廉政行为规范的失效,消除因利益分配原因而产生的贿赂现象。
(五)社会环境是基础。廉政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勤政工程的具体表现,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廉政文化建设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提倡廉洁精神、营造廉洁环境的重要任务,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反腐倡廉工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者:临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翟雅静)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突出以民为本这条主线
下一篇: 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中贯彻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