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性,最终使这次活动收到成效、见到实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做到凡事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也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基于这种认识,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贯穿了以民为本这条主线。
一、学在深处,把握精髓,解决亲民理念“够不够”的问题只有亲民才能爱民,只有爱民才能为民。所以,只有牢固树立亲民理念,我们才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把关爱人民群众的事情做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和信任,怎样才能做到这点?脱离群众、疏远群众虽然表现在行动上,但根源在思想上。解决思想问题,必须以深学为先。为此,我们开展了“三种形式并举”的学习活动。一是掌握理论全面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群众路线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触动灵魂重点学。通过观看和学习《周恩来四个昼夜》《生命线》等影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的讲话精神、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以周恩来精神和焦裕禄精神为榜样,不断强化亲民意识,做到不为私心所忧、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三是寻找差距,对照典型学,从公仆本色杨善洲到优秀村官沈浩;从当代雷锋郭明义到百姓贴心人张云泉;从邻县马键镇长到本县巾帼女支书贺兰珍。认真学习这些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以他们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操为标杆,用心向学、学有所思,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真正懂得了“四个不能忘”: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来自人民群众,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由群众供养,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情;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手中的人民群众赋予,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责。
二、查在细处,找准要害,解决为民宗旨树的“牢不牢”的问题作为职能和服务部门,要怀有深厚的群众感情,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处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想问题,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作决策。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知道群众想什么、昐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二是要知道我们在对待群众问题上,缺什么,差什么,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要达到“知己知彼”,更好地服务群众,就要虚心听取意见,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四风”不袪,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会在思想上树牢。一是要查为民情怀。照一照“为民”之镜,查一查有没有“思想上看不起群众,心中装不下群众,接待时怠慢群众,解决问题刁难群众”的习气;二是要查作风虚实。照一照“务实”之镜,查一查我们工作中的作风实不实,要敢于揭自身的伤疤,勇于晒脸上的污点。三是要查清廉意识。照一照“清廉”之镜,查一查做到没做到“为民清正廉洁”。为了把这些问题找准,我们在征求意见这个环节上,采取了“三心换一新,五找两扩大”的办法。“三心换一新”就是抱着虚心、真心、诚心的态度征求意见,换来“耳目一新”。“五找两扩大”中的“五找”是指,自己找,机关内部相互找,上门拜访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上门找,局各单位发函送表找。
“两扩大”就是把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村委和农户,把被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机关每个股室和业务骨干,不仅仅局限于班子成员。针对征求到的意见,让每个人对号入座,找差距、谈感受、定举措、明目标,使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
三、改在真处,对症下药,解决便民措施“力不力”的问题找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在改的环节上下工夫,改在真处。怎样才能改到真处,见到实效。首先,在思想上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以为人民服务为起点,让人民满意为终点。针对群众提出的到水利局办事,不知道进哪个办公室,不知找哪个股室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挂牌上岗,亮牌服务。每个工作人员都制作了胸卡,注明职务、职责,实行亮牌服务;二是制作示意版面,把班子成员分工情况,各股室职责写的一清二楚,并做了流程示意图。其次,树立起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起”的责任感,从群众厌恶的事改起,从群众高兴的事做起。这次学习活动中,群众给我们提的意见最多的是“农村饮水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有的村民甚至反映“十天半月吃不上水”。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听取乡镇意见,接触村干部,走访农户倾听呼声,很快制定了农村饮水工程以“入保”的方式,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饮水设备维修基金,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服务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工程坏了无人管的问题。再次,在行为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出台了《水利工作人员下基层办事规则》《水利局转变作风若干规定》下发全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把水利局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以及服务项目公布于众,通过电视向广大群众公开管护责任主体、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在优质服务、依法行政、有报必查、领导接访等方面向广大群众进行了公开承诺。
四、干在实处,抓住关键,解决惠民行动“实不实”的问题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水利部门在服务“三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切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怎样才能把好干的环节,干在实处,真正使我们的工作惠之于民、利之于民呢?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是要有灵活的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制定一个符合县情的工作思路。为此,我们提出了水利建设与全县的产业发展“齐步走”的发展思路,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到哪里,水利设施配套就发展到哪里,乡镇的产业发展到哪里,水利建设项目就紧跟到哪里。根据全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先后为4个乡镇的2000多座大棚蔬菜配备了节灌设施。为5个乡镇的8600亩果园安装了滴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主导产业的积极性。二是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在抓长远工作的同时,也狠抓了一些能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30个小项目,包括农村饮水、农田灌溉、平田整地三大类。截至目前,已完成28项,这些项目虽然不大,但确实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三是兴建新工程和维护旧工程相结合。近几年我们水利部门搞的工程基本上普及各乡镇和村委,如何确保这些工程让群众长期受益,我们对于地坝实行一人一坝的管护措施,并和管护人签订了责任状,全县101座淤地坝做到了坝坝有人管、坝坝能管好,经受住了历年汛期的考验。对沿川水利设施、农田建设工程采取了实行委托人大包干的管护办法,保证了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工作中都必须把维护好、保障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和归宿,把以民为本这条主线贯穿于工作始终。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抓安全生产就是发展生产力
下一篇: 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党风廉政和反腐败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