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文”化“人”,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做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标志,是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凝聚职工的斗志,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提升企业的形象,保持企业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推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持续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把临汾高速做大、做优、做强,不仅要靠政治力、经济力,十分重要的是要靠文化力的作用——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把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拼搏奉献。
临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从2000年成立至今,经过10年耕耘,成绩喜人,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并逐渐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临汾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品牌名称为“和畅平阳”。“和”是指和谐,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使企业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内部形成一种和谐关系,员工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上下同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和谐的高速公路文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畅”,有“道路通畅”和“心情舒畅”两层含义。“道路通畅”,体现了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实现高速公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全方位畅通,是临汾高速公路行业的根本职责和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心情舒畅”是人民群众对临汾高速公路行业精细管理、文明服务的独特感受。作为“三纵十一横十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临汾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和畅”即“在和谐通畅的道路上畅行”之意,示意临汾高速公路行业,将不断提升服务品位,力求实现群众满意,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高速公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平阳”临汾称为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太行山与长治、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沿河形成了临汾盆地。吕梁山延伸临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临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晋水。古代的临汾城位于现在的金殿镇一带,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阳”。“和畅平阳”,勾勒出了一幅“人在路上行,车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喻示着临汾高速公路行业将努力传承华夏文明之都优秀文化,以精细的运营管理、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善的道路设施、强大的路网功能,让四方宾朋行驶在和谐通畅的道路上感受到临汾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风情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享受”到古都平阳文化的沐浴和洗礼。
如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理念已被广泛认同。有人甚至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成为“文化管理阶段”。文化不能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但文化可以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与否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众多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是企业进行文化管理的结果。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认清自己的使命并且把握住战略方向。
无论是企业员工能力水平的提高,还是投入程度均衡的实现,都需要由企业文化来进行引导。企业文化应倡导“创新至上”的能本管理思想,一方面把科技与人才放到突出位置,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再教育,在提升人的能力方面加大投入,营造能力至上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工作设计与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并执行各种企业内部制度(如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为员工提供能满足其对企业回报预期的资源或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投入程度。一句话,通过构建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而不是它的影子,企业管理讲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企业文化亦然,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经济文化。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同样需要贯彻成本领先的管理思想,推行“学习至上”的新成本管理模式,用有形成本换取无形成本,提升企业整体文化氛围和员工整体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合作控制、运作协调、组织学习和结构适应性等管理能力,使成本的应用更具效率。
(作者系山西省临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贾瑞萍)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现时期金融工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